《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贝聿铭在建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2.学习课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3.感受贝聿铭的爱国之心,并从中获得启迪。
教学重、难点:
1.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心。
2.精心安排,选择材料描写人物的方法。
3.详略,正面侧面描写人物,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
教学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
贝聿【yù】铭跻【jī】身牛犊【dú】卓【zhuō】越轩【xuān】榭
勘【kān】探剔【tī】透籍【jí】贯聘【pìn】请颖【yǐng】
幻【huòn】想遴【lín】选抉【jué】择化妆【zhuāng】
2.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魅力:指处置事情所具有的胆识和果断的作风。
初露头脚:刚刚显示出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使人无法捉摸。
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坦诚:直率诚恳。
力排众议:竭力排除各种议论,使自己的意见占上风。
遴选:挑选。
融为一体:若干种不同的事物互相渗透,合为一体。
熔于一炉:比喻各种事物融合在一起。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构思)。
相得益彰:指相互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走进课文:
二、整体感知:
导入:用《我的中国心》的歌词导入美籍华人贝聿铭为当地为世界为整个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和不朽的功绩,也为中华民族增光添彩。
(一)介绍贝聿铭。(课下注释可以阅读)
(二)现在我们就作一假想,假如你是一名资深记者,现在由你来撰写这篇通讯,那么你会如何构思?会介绍和展现和贝聿铭有关的哪个方面的内容?(充分的思考,展开想象)总结:作为贝聿铭这样一位享誉全球的建筑家,你不论从哪个角度写都有可写的东西。
①可以叙写他的生平和求学历程,说明年青时奠定的基础是他一生辉煌的前提。
②可以选择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表述其伟大成就。
③可以叙写他的家庭,突出父亲、妻子对他的影响,一个成功人士背后必定有着坚强的后盾,那就是他的亲人。
④可以写他为中国作出的贡献,突出一个海外游子的中国情。
(三)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假如你就是小记者,请你就某一个方面介绍一下贝聿铭。
学生朗读。互相介绍。
三、再读课文:
(1)为什么作者不用《贝聿铭传》、《一个伟大的建筑家》、《建筑界的泰斗》等等,却偏给名为《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这个问题等分析课文后再给答案)
明确:贝聿铭作为一位杰出的建筑师,他已不仅仅是在设计建筑,从事一种实实在在的工作,而是在用“笔和尺“进行艺术创作,设计给人带来美感和享受的艺术作品。也就是说,他设计的建筑物,从肯、巴、香到中银,很大程度上其意义已不再是一件单纯的供人使用的建筑,而是一件经典的不可重复的艺术作品,而艺术是从属于文化的。而这一件件艺术作品,就出自一位承继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华夏儿女之手,是一现代建筑艺术同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产物,如香山饭店。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就贝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建筑的艺术,更是华夏的文化,是一个海外华人的赤子之心,爱国情怀。
(2)本文开篇就提到主人公吗?偌长的一段不见主人公,为什么?
明确:贝聿铭是位杰出的建筑师,体现其价值的最好方式莫过于他设计的建筑物。故开篇先宕开一笔,通过描述他设计的一个著名建筑物——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激发读者思考:如此宏伟建筑是出自谁手呢?从而引出设计者,本文的主人公。自然导入,既突出了其成就又点出了其身份。
(3)这座大厦的特点是什么?请用两个短语概括。
明确:惊人的气势:体现在两个入口的数字上。
高贵的气质:内部巨大的园林空间设计。开篇就以这具有惊人气势高贵气质的建筑突出了贝聿铭建筑的独特,不同凡响。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
(一)文章的三个小标题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这三个小标题先讲贝聿铭在国外的建筑成就,后讲他在国内的建筑成就。讲国外建筑成就,先讲从事建筑初期的成就,再讲后来的突出成就。全文内容层层深入,按照初露头角——创建筑奇迹——不变的中国心来安排,最后归结为“贝聿铭是建筑艺术家”。)
(二)贝聿铭从事建筑设计50余年,设计的建筑物很多很多,可写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作者很好地处理了详写和略写的关系。详写和略写相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中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
(写贝聿铭早期成就时全用略写;写突出成就时详写了三座建筑,后又略写在世界各地的一百多项大型建筑。作用:既可以让人们了解全貌,又可以了解重点内容。)
二、研读课文:重点研讨“在非议中屡创建筑奇迹”这一部分。
(一)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1.本部分中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
2.本部分重点写了他的具有世界影响的三座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它们各有何特点?
3.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明确:
1、详写了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的设计和建造。略写了他设计的建筑物类型之多、范围之广。
2、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特点是: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的特点是:向周围环境构成高度协调的景色。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的特点是:罗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3、描写、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
(二)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作品在刚刚建成的时候,往往招来非议,但是不久又总是能够成为当地人的骄傲,或者那个城市的’一个标志。
明确:贝聿铭的设计往往带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超前意识,所以在当时不能为人们接受,而当人们懂得了他的设计意图以后,就会认识到它的价值。
2、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明确:“中国建筑的根”指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好的“根”是指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枝”指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插枝”指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3、“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明确:表现了贝聿铭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为民族争光,要为中国争气的爱国心。
4、“我的根在中国”“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明确:
①指生命之源,民族之本。
②指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
③指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三、体会感悟
(一)贝聿铭的爱国之情到底体现在哪里?
明确:①“66个年头”说明他离开祖国的时间已经很长,然而一生对中国的深情却依然萦系于怀,落实到生活中就表现为语言、衣着打扮、生活习惯、家庭布置等都是持中国传统。②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代表建筑物是: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
(二)研读最后一段。从贝聿铭的身上你感悟到了什么可贵的东西?
明确: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热爱祖国、永不满足、开拓进取……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四、选择作业:
1、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一幅21世纪学校的建筑图。
2、搜集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或诗歌。
3、写作:我心目中的天安门。
4、围绕“爱国”这一主题,请你写一篇文章、画一副画、或者用其它的形式来表达你的爱国之情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 2
教学目标:
(1)掌握书下生字词。
(2)培养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质疑的能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对文字的概括、加工能力。
(3)培养学生欣赏建筑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贝聿铭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在世界建筑历史的长廊中,一个人的名字被书写在了顶级大师的行列,他就是美籍华人贝聿铭.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建筑大师.(展示多媒体课件—贝聿铭简介)
二、解题
华夏顾名思义指,谁展示了文化的魅力?展示了什么文化的魅力?
三、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并解释词语:
剔透轩然大波 · ·
遴选萦系 ··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出:
(1)在美国的建筑界,贝聿铭
(1)是怎样一步一步初露头角的?
(2)在人们的非议中,贝聿铭设计的哪些建筑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3)你对贝聿铭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四、研读课文
〈一〉感悟贝聿铭的杰出艺术成就。
(1)出示快速阅读方法,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快速阅读方法:即不出声,不四视,眼光沿中轴线左右移动,视幅要宽……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能体现贝聿铭杰出建筑艺术成就的句子。
(3)学生交流所找到的句子,教师及时评析。
〈二〉感受贝聿铭的`一片爱国之心。
1、学生找出文中能表现贝聿铭的爱国之心的句子。
2、交流体会。
3、情景感悟。
放歌曲《我的心》,学生在歌曲中再次感悟贝聿铭的一片爱国之心。
五、迁移:
1、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
2、学生谈还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展示自己的爱国之心。
六、:
从刚才同学们的谈话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的爱国之情,我们只要立足现实,打好基础,在学习上精益求精必能像贝聿铭那样拥有高超的技艺,定会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贝聿铭、了解贝聿铭,请看本节课的作业。
七、作业:
围绕“爱国”这一主题,请你写一文章、画一副画、或者用其它的形式来表达你的爱国之情。
八、板书设计: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杰出的艺术成就赤诚的爱国之心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 3
课程目标
知识与理解:使学生了解华夏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厚底蕴,包括但不限于语言文字、传统节日、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科技发明等方面。
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资料搜集、分析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通过项目式学习展示文化魅力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激发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意愿。
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引入与背景知识(约15分钟)
导入活动:播放一段融合多种华夏文化元素的短片或PPT,如《舌尖上的中国》片段、传统节日庆祝视频等,激发学生兴趣。
文化概览:简述华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主要特点,介绍几大文化体系(儒家、道家、佛家等)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阶段:深入探索(约30分钟)
分组学习: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负责一个主题(如书法、京剧、四大发明、唐诗宋词、茶文化等)。
任务分配:
搜集资料:利用图书馆、互联网资源收集相关主题的历史、现状、影响等信息。
分析讨论:小组内讨论该文化元素的魅力所在,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或影响。
准备展示:准备PPT、小品、实物展示等形式,准备向全班展示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与交流(约40分钟)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轮流上台,通过多媒体、表演、实物展示等方式分享他们的研究发现和感悟。
互动问答:展示后设置Q&A环节,鼓励其他小组成员提问和讨论,促进课堂互动。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约10分钟)
集体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华夏文化,讨论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独特性的重要性。
个人反思:请每位学生写下自己最感兴趣的文化元素及原因,以及未来如何为传播中国文化贡献力量的想法。
课后作业
文化日记:要求学生在未来一周内,每天记录一件身边的华夏文化实践或体验,可以是节日习俗、饮食文化、传统艺术欣赏等,并简述感受。
创意项目:鼓励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选择一种华夏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如设计一款结合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产品、创作一首融合古诗词意境的现代诗歌等。
教学资源建议
利用国家图书馆、博物馆的数字资源库。
推荐权威的文化类书籍、纪录片和网站。
邀请文化学者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线上或线下的讲座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