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说的题目,我不由地想到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人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小说中的却在认真思考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踏入人生的第三条河流。
这部由巴西著名作家罗萨所创作的小说内容似乎是描写现实故事,具有细节真实性,但却有整体的象征,这无疑增添了小说的神秘色彩。“我”的父亲沉默寡言,是个正派人,却在突然订购了一条木船,离开家人,在附近的河上漂泊,不远行,也不归家。“我”每天偷偷给他送饭,他却少有回应。和也想念他,但却企图用极端方式吓父亲,逼他回家。但父亲仍无回应,即使带着出生不久的女儿去看他,他也不曾出现。姐姐一家搬走了,也将母亲接去,“我”一个人忍受不住内心的悲痛,对河中的父亲大喊,表示“我”愿意接替他在河上漂泊,没料想父亲却回应了“我”,并向“我”张开双臂。“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一边祈求父亲原谅一边跑开了。一场大病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父亲,并在孤独与绝望中等待着死神到来。
难道父亲真的是个“疯子”,或是怀有“某种神圣使命”吗?我认为,他是想凭自己的努力进入人生的第三条河流。一生本分的父亲,因为懦弱的个性,从未冲破生活的枷锁,却寻找真正意义的信念理想。强势的母亲操持家中大事,姐姐逐渐长大成人,但两人都是生活的奴隶,他们之间有爱情与亲情,却没有共同的思想。父亲为了守卫自己的信仰,只好毅然出走,而后面写到母亲为父亲请牧师驱邪,雇士兵吓唬父亲的做法也证实了这两人从未真正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让我想到了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八十岁的他正是因为家人对他的不解,内心对真理的执着,才离家出走,病死于火车站。
伟大的人都有着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孤寂内心,父亲就像一名孤独的行者,带着难以捉摸的信念,坚定地行走在人生的第三条河流。
“我”在小说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读者透过“我”的眼睛看整个的发展;而“我”作为最懂父亲的人,父亲的爱子,他的知己,除他以外最接近神秘的第三条河流的人,却最终要在恐惧与孤独中死亡,这让我很难过。
少年时的“我”充满灵气,勇敢坚定。在被父亲拒绝同行后没有放弃,每天为父亲送食物,支持的父亲的行为,时刻挂念,担心父亲,不责怪,不埋怨,只是理解并默默追随。我想正是有了这样的懂得自己的亲人,父亲才没有选择远行,而是在家附近的河流中漂泊。而在母亲随姐姐一家离开后,“我”选择留下,因为“我”觉得父亲需要自己。然而此时的“我”已不再是那年那个纯真少年,“我”也开始衰老,开始重新审视人生,审视父亲的做法,并喊道:“父亲,您够了吧,回家吧,让我来继承您的事业,您瞧,您老了,只要您愿意,我马上就来接您……”,然而就在父亲对“我”张开双臂的一霎那,“我”看到了自己的懦弱――“我”不敢也不愿踏入那条河流,于是“我”选择了逃。与此同时,父亲的信念也崩塌了,他明白了自己始终是孤独的行者。“我”因为懦弱,永远无法踏入“第三条河流”,也永远失去了父亲。
小说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我”开始感到衰老和结尾“我”希望死神早点带“我”离开,这两处都提到了一句话:“河水不断地流淌,清新永恒。”河水永恒,“我”却衰老。生命有长短,但理想却永恒,只是当时“我”没有感受到。而在临死之前,“我”却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
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机会踏入人生的第三条河流,追逐自己未完的理想,但只有勇敢坚定的人能从中获得自由,而怯懦则会给自己带上永恒和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