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晚,收看电影频道的《肖申克的救赎》,感触很深,看完电影已经1点了,一直反思,居然到凌晨3点才睡着。还是写下来吧,和们分享一下。
这是一部美国的大片,据说是6大奥斯卡金奖的提名作品之一,主要讲述一群监狱囚犯的生活和思想。
这部影片给我的最大的触动却是: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严重地限制人们对新生活的接受与适应的能力和欲望。当在监狱生活了50多年的德鲁克斯意外获得假释时竟以刀相挟同伴拒绝离开时的激烈场面,以及他无奈接受假释后重新步入社会时的举步维艰导致产生种种恶念以达到返回监狱的目的,而最终却选择自缢的方式拒绝新生活时,我无法控制地流泪了。
是的,这使我想起了LG的,一个在贫穷的山沟里生活了50年从未出过山沟的女人,某一天,儿子突然告诉她,将户口迁往外地,并要她抛弃多年来赖以生存的田地以及相依为命的女儿,还有所有的亲人朋友,从此背井离乡随他走出山沟走入另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家庭去接受素不往来的人接受他们取代亲人在生活中的角色,突然要改变自己50年的生活方式去适应新的环境重新学习生活和待人处事,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残酷怎么样的勉为其难?那时我和LG正年轻,没经历过多少世事,无法理解她当时对我和我儿子的激烈甚至恶劣的态度的起因何在?要如何才能改善这种状况?
而这,也形成了这些年来我心里一直无法自愈的伤痕,一个阴影。我只知道,我不怪她,只怪自己的承受力不够,这些年来,从不敢提再和她相处,因为害怕再次受伤害。我们从未经历过这些复杂的思想,参不透。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的年老体弱却依然无法共处无法尽孝,作为儿子的LG身心疲惫,而为人媳妇的我却一再地任由自己消极回避,甚至夫妻俩都产生了想放弃这段婚姻以求尽孝与生存两全的念头。我们,不够坚定,更重要的是,不知所措。
而现在,明白了是生活习惯根深蒂固的原因,我们又能怎么去改变呢?放弃城市生活,带孩子回到那个封闭的小山沟去照顾她,牺牲自己的工作前途和孩子的未来,去尽那份无奈的与时间竞跑的孝道?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如安迪为瑞德所做的万全准备,解他所有后顾之忧,她能如瑞德一样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我们的家庭和我们一起生活吗?要怎么样,才能解她的后顾之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