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英雄?在我眼里,英雄会在人们有困难时驾着祥云而来,做完好事又潇洒离去,留给人们一个顶天立地的背影。然而,当我翻开《红星闪闪照我心》这本书时,对于“英雄”这个词的定义又扑朔迷离起来。有这样一群人,那么普通,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高大的形象。他们也救人,可没有七彩祥云,只有破旧的粗衣和一腔为国为民的热血;他们救完人,也没有神秘地离去,有时会陪着乡亲们起劲地聊家常……这群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革命者。我认为,他们就是英雄!
吟奏一曲凯歌,瞬时撩开那尘封的沙土,铺展出波澜壮阔的画卷―― 一幅幅,一幕幕,一路路,一处处,一步步……传承着可歌可泣的精神与磅礴于天地正气间的英雄史诗。邓中夏、向警予、吉鸿昌、江竹筠……这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史上抵御外侮、走向胜利的伟大篇章。更有无数英雄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个英雄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上演,一个个挺拔的身躯在战场上勇往直前。胜利为和平奠基,英雄当为后人礼赞!
翻开书,英雄的家书字里行间便有一股誓死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扑面而来。刘伯坚说:“弟准备牺牲,生是为国,死是为中国。”蒋径开说:“豺狼总有一天是被人们打死的。”黄竞西云:“死是一件乐事,尤其是为革命的。我在死之前,毫不畏惧。”杜永瘦道:“这就是乐园,是我最后的归宿,光荣的死。”钟志申说:“当我入党之时,就抱着视死如归的意志。”……这一封封家书,承载着他们多少真挚的感情!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硝烟弥漫,战火喧嚣,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在东方的黎明前冉冉升起,用生命、用鲜血、用智慧谱写下一首首振兴中华的壮丽诗篇!
我钦佩他们的高尚情操,震惊于他们那份可贵的坚贞。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他们没有丢掉他们的自尊、民族的自尊、国家的自尊!“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多么激昂的话!身处地狱般的监牢,他们都咬紧了牙关,将生死置之度外。江姐被竹签刺入指甲,却宁死不屈。十指连心啊,怎么会不痛?每个人就只有一次生命,谁会甘心年纪轻轻就止步于此?赢得名声又能怎样?还不是苦了自己?偏偏,他们就不怕死!这份气概,深深震撼着我,让我不得不称他们为“英雄”!
这千万封殷切的家书里啊,又有多少封满含不舍的遗书!钟志申说:“我牺牲生命,把一切贡献于革命,是为了寻找自由,为了全国人民求得解放。”陈觉说:“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赵云霄说:“小宝宝,我很明白地告诉你,你的父母是个共产党员!”……这一字一句,寥寥几笔又隐藏着多少说不尽道不完的情啊!没有人生下来就被给予如此坎坷艰难的命运,更没有义务为了他人性命牺牲自己。但是他们,为了自己的亲人、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的祖国,义无反顾、挺身而出。这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气概,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英雄的风采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英雄啊,我向你们致敬!
22岁、23岁、26岁、29岁、31岁……这些英雄英勇就义时的年龄,正是我们现在风华正茂、稚气未脱之时。当现在20出头的孩子还在对父母撒娇、闹脾气时,他们却已经背上步枪,挑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当我们仗着年少轻狂时,他们却已经和战友在树林、地下穿行,在战场上高亢地喊前进;当我们为生活、工作上一点小问题而一蹶不振时,他们却已经殉身沙场,用血肉阻隔了侵略者的脚步。英雄啊,年过半百的尚且屈指可数!当今社会的人,幸福生活并非从天而降,我们应当要好好珍惜才是。他们,正是我们的榜样!
合上书,望着封面上那颗大大的红星,我不由地想起那面血染的五星红旗。每当它迎着风泛起褶皱,总像在诉说那一个个英雄的故事。思至此,我不禁也在心里为这些英雄竖起一面旗帜。这是属于英雄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