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本就有许多事是无法等价交换的,现在人习惯了斤斤计较,凡事在心里都会算计一番,可有些东西是无法计算的,比如爱,比如道德,所以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才会活的更轻松。
为了安慰一个在战场中连丧三子的,美国军方要派出专人小分队,救出她仅剩下的儿子瑞恩。喜欢研究二战史料的罗达特,也许做梦都没有想到,儿子的降生给他带来了这个关于“战争亲情”以及“价值”的故事大纲。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给剧本选个好导演,给电影选个好演员。斯皮尔伯格因先前所拍的《辛德勒名单》已让好莱坞见识到他对战争题材的拿捏。选择斯皮尔伯格做本片导演也属情理之中。但对长相略带喜感,演过傻子和好好先生的汤姆・汉克斯而言,要扮演美国大兵,却是很大挑战。为此汉克斯和剧组所有成员都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吃罐头、睡泥地、学射击每样军人必须会的他都要学。果然,从电影开始汉克斯一副视死如归的脸部特写看来,他已感染了军人习气。二战诺曼底登陆的血雨腥风,在斯比尔伯格的指导下被真实地还原。无处不在的爆炸场面,毫无防备的枪林弹雨,没有征兆的突然袭击,都让影片充满恐惧。生命,在战争下显得脆弱。但影片却将重点放在了后半段,即大兵带队寻找瑞恩那场戏。
一队人去救一个人值得吗?刚得到这个任务时,大兵手下的士兵为此展开了讨论,对于每天都提心吊胆的军人而言,为报效祖国,即便战死沙场也是莫大荣耀。可这次本应和所有人一样浴血奋战的瑞恩却得到军方特令?!怎么想都有点纠结。但无论如何,大兵所带领的小分队还是去了。用八条生命去换回一个母亲的儿子。至少他们最后的行动证明,这是值得的!
奥马哈海难血肉横飞的抢攻登陆打得海水猩红,血腥战役在画面上整整持续二十四分钟。枪炮震心,硝烟当空,海水染红,尸横海岸。镜头缓缓铺伸,摇推到战场惨状,一直推向一名卧尸海滩的士兵身上。牺牲的战士背包上写着他的名字斯・瑞恩。故事发生在1944年6月的诺曼底。
德军在海岸旁边的小山上筑起了高高的堡垒,美军从海上乘船而来。战争还不到一半,美军大半部分的人都死光了。后来米勒上尉带人从左边包围了上去,把德军的主力给干掉了,再向山下的人发信号。虽然这次美军胜利了,但也牺牲了很多人。
瑞恩家有4个儿子都当了兵,被分到了不同的部队里,这次大战中他家3个儿子都死了,还有一个现在不知去向,于是总部派米勒上尉带领一支8人小组去查明詹姆斯・瑞恩的下落。他们打听到他在一个德军与美军交战的一座古城里,根据这条线索他们去寻找詹姆斯,却发现这个詹姆斯不是他们要找的那个詹姆斯,只是同名而已。
出了这座古城,又打听了一下,说詹姆斯在一次任务中,飞机偏离了航线。于是,他们几个人来到了那个人所说的地方,问了那里的司令。司令说他没有见过这个人。于是,他们又在附近找了找,发现在不远处有一个敌方废弃的雷达站,于是他们安排好了战术,发起了进攻,最后雷达站里的士兵被杀死了,但是他们也牺牲了一名弟兄。他们把死去的弟兄埋葬之后又继续去找詹姆斯。
在途中,米勒上尉发现远处有一辆敌方坦克,便让剩下的几个人隐蔽起来,不要开枪。只见坦克离他们越来越近。忽然,“嘭”地一声,坦克后面着火了。米勒上尉以为是自己的人开的枪,便大吼一声“是谁开的枪?”大家都说自己没有。米勒上尉感到很奇怪,他便让6个人拿枪对准坦克,慢慢地靠近它。在离坦克大约两三米时,他发现有3 个人也拿枪对着他们。米勒上尉看他们穿的衣裳和自己一样,便上去询问他们有没有见到詹姆斯・瑞恩。其中一个人说:“我就是詹姆斯・瑞恩。”
经过一番仔细地询问,这个詹姆斯不是他们要找的那个詹姆斯。于是,他们10人便往总部那边赶。在途中得知,德军的坦克快要追上来了他们便做好了计划。在一场激战后,就剩下詹姆斯一个人,其他人全部牺牲了。瑞恩的获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就在这时,美国的援军来了。
导演懂得如何把现代科技的声光电化用到极致,他让你忍不住要蒙上眼睛,不去看那被枪弹炸开的肚肠、生生撕裂的腿肉、喷上来的腥血、腐烂生蛆的伤口。他把战争的残酷,用镜头放大,用音响加强,摊开在你面前。瑞恩家的4个儿子全部参军,在这次战役中,3个儿子阵亡了。总部派出了一支8人小组去寻找瑞恩家的最后一个小儿子詹姆斯。最后,8人小组的人全部牺牲,但詹姆斯活了下来。尽管本片被很多人铭记住了那30分钟的真实残酷,而最后的结尾却是最重磅的泪点。当瑞恩获救之后,米勒上尉临死前对瑞恩说的那句话让本片的主题得到了升华。面对成百上千的十字架,触摸每个名字,每个人都会想到这曾经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这部美国经典战争电影的开头就预示着人性主题的分量。在战争中,去牺牲数人的性命去营救一人是否值得?也许看到这里会解开本片的答案,在那份信件中如是说:“亲爱的瑞恩太太,这就是您的儿子,他安然无恙。而对于这个小分队成员来说,拯救大兵瑞恩是他们在混账战争中做过的最光辉的事情。”没有矫揉造作的成分,和平之于战争的意义也在自然而然中流露出来。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美国著名电影导演、编剧和电影制作人,曾两度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他有三部电影,《大白鲨》(1975)、《ET外星人》(1982)与《侏罗纪公园》,打破票房记录,成为当时最卖座的电影。至今,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收入在全球已超过85亿美元。《时代》杂志将他列入世纪百大最重要的人物中的一员。《生活》杂志将斯皮尔伯格评为他同时代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