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兰河传》有感
翻开《呼兰河传》这本书的一面,我仿佛走进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座朴实却又被灰纱蒙盖着的古城里。
呼兰河这座小城是荒凉的,是寂寞的,虽然城市黯淡无光,但仍遮饰不了萧红快乐的童年。
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因为她有一个疼爱她的外祖父。祖父带着她在“大”里玩得不亦乐乎,祖父戴一顶大草帽,她戴一顶帽;祖父栽花,她就栽花;祖父拔草,她就拔草……可谓是祖父的“小跟屁虫”但最让我难忘的一个片段是:小萧红和祖父“争辩”狗尾巴草和稻穗,当小萧红告诉祖父狗尾草就是稻穗时,弄得祖父哈哈大笑。他让小萧红去谷仓里拿出“真正的谷穗”来作对比,说出一大堆理由来解释时,小萧红心不在焉的点头,马马虎虎的承认。正是这个笑眯眯、慈祥宽容的外祖父,才使得萧红的童年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因为她住在一个“奇葩”的小村庄里。村子里有个大泥坑,马儿掉进去了,过路的人,有的拍手看热闹,有的回家拿绳子下去拉,有的干着急不采取行动。猪掉进去了一下子就被淹死了,人们一听说这个消息,立马告诉街坊邻居,拉上家人,不用传大家便都跑去了。贪心的人为了捡着便宜的猪肉,谁都不喊,赶紧去买。虽然怕这猪是疫猪,但还是抵挡不住廉价的诱惑,即使是差的猪肉他们也不说,自己吃这个“闭门羹”。
虽然这个村子十分热闹,但还是掩盖不了黑暗的残酷,令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胡家的团圆媳妇,那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乐观开朗,活泼热情,和小萧红是要好的。可因为她去婆家就吃了三大碗米饭,并且十四岁长得很高,十分不合规矩,她的婆家就给她来了一个下马威,团圆媳妇不服管教――连喊带哭说要“回家”周围邻居没有一个听不见的,她的婆婆便整整打了她一个多月,她只是一个孩子啊,有血有肉,有爹娘啊!她的婆家认为她着了魔,听了迷信,给这个孩子赶鬼,终于在这次酷刑中,她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婆家人的残暴与愚钝令人十分气愤,但愿她在天堂有个美好的开始。
在那个陋习包围着的旧社会里,呼兰河写满了无奈,写满了辛酸。那些好的不好的,在作者眼里十分分明,只有积极乐观,少许丑陋黑暗,萧红用她细腻的笔触将这个旧中国写得淋漓尽致。茅盾曾评价过萧红的这本书:“一篇叙事读,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读完《呼兰河传》使我觉得童年可贵,我们要学习萧红的坚强不屈,不气馁的精神,珍惜现在的生活,成为生活中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