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乡土社会,《乡土中国》的作者费孝通在书中可以说很详细地解释了。
在开篇的第一小节,作者就举了很多例子。生动地说明了土地对乡下人的重要性。作者把“土”和“地”比作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这当然是很浪漫的,但是在我心中,它们更像是一对母女。有“土”才形成了“地”,这不是很形象的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当然,你也可以联想到更多其他的。
除了这个例子,作者也曾举例说明的泥土对一个将要远行的人的作用以及重要意义。其实纵观古今,早在中国古代时就有了这样的习俗,只要是将要远离,去到很远的异乡的人,他们的家人总会让他们带上些的泥土,老一辈的人认为,如果水土不服,可以用泥土熬一些汤水,喝下去就能治好水土不服的症状。其中的真实与否和依据几何是我们没法考证的,你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土方子,当然也可以认为这是自己的心理暗示作用。
而所谓的乡土社会,用我所理解的最简单的含义就是“生活的地方周围只有熟人,没有陌生人且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不迁移”。在我看来,我们的周围的一个熟悉的圈子就可以被称作“乡土社会”,可能大多数人会觉得乡土社会就是以土地为生的乡下人所组成的社会,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前面我就用我的语言简单的描述了一下,可以很确定的说,在我们的周围处处存在着乡土社会。
作者曾在书中提到过,在社会学中,我们可以分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所谓礼俗社会,其实指的应该就是乡土社会,而乡土社会的组成成员都是中国的基层,于是也就形成了在中国基层中的人情往来和沾亲带故,但是同时法理社会又包括了这样的礼俗社会,礼俗社会受法理社会的管控并且成为了法理社会的一部分。
乡土社会里的人们因为熟悉所以轻易的就能分辨出值得信任的人。这种信任是由于长时间生活在一起而培养出来的,是习惯也是一种本能。另外,乡土社会里生活的人们对各自的生活不能说是了如指掌,但也是熟门熟路,一清二楚。这些都是乡土社会的明显特征。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写的非常的好,每每都能给人新奇的联想,引发深思,可惜我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不强,只能写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见解,希望能在之后的不断学习中,更深层次的去“吃”透这本书,得到更好的想法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