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读后感1000字

《聊斋志异》读后感

在小学时曾读过此书,当时只是觉得奇异有趣的故事很吸引人,让我见识了一个似真似幻的奇异世界,当作一本消愁解闷的书来读。今年利用对《聊斋志异》这本书又重温了一遍,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触。深入地体会到作者寄寓其中的爱和恨,悲愤和喜悦,以及产生这些思想感情的现实生活和深刻的历史内容。

文学家郭沫若曾对此书的作者蒲松龄评价到:“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也被称为聊斋先生。我认为这本书的优点在于情节离奇,细节描写突出。虽然篇幅不大,但总能一波三折,让人猜不透结局。层层变化,愈写愈奇,让读者沉醉其中,欲罢不能。

由于这本书故事性很强,文辞优美 。语言简洁,没有多余之词却能将故事讲的引人入胜。所以在当时风靡一时,成为万口传诵的流行书,小孩爱听它的鬼故事,大人则从中领悟道理。可以说,一本聊斋,说鬼道神,写尽人心。

本书一共分为五大类,都已仙凡幽冥为题,分别是倩女幽魂,狐魅迷情,离魂惊梦,精怪多变,奇人异士等。其中精怪多变这一章中的汪士秀一文我最喜欢,主人公是安徽合肥人。这篇文章说的是他在钱塘江不幸遇难,离奇失踪。多年后在洞庭湖相遇,共同打败了鱼精,得救,一家团圆的故事。文章语言颇有风趣,结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读完让我沉浸在文中回味良久。这篇文章是以虚写来使文章跌宕起伏,描写了主人公汪士秀性情刚毅,有勇有谋的英雄形象。

奇人异士这章节中的劳山道士,这篇文章相比其他就没有那么离奇,它讲述的是一位姓王的书生上山求仙,其经不起师傅的考验,没有毅力和恒心,急于求成,最终只学得一点伎俩下山,但确在人前显摆,最终闹成笑话,成为别人的笑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旦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情,就要持之以恒,而不应该受外界或自身的太多干扰。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狂妄自大。就和我们的学习一样,只有将基本功练扎实,才能厚积薄发。

上面的这两篇文章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每篇文章都能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假恶丑的不满和抨击,作者借鬼魅狐妖,幽冥神怪来宣泄满腔的悲愤,他把自己对人世间种种见解诉诸笔端,文笔纵横,喜怒笑骂皆为文章。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虽没有“鬼神”之说,但在人们心中还是有“鬼神”之分的。那些损人利己、自私自利、仗势欺人的人在人们心中就是“鬼”;反之,在生活中那些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尊老爱幼的人,在人们心中就是“神”。

再读《聊斋志异》,不再感慨鬼狐精怪的恩怨情仇,不去叹息人世间的世道炎凉,人鬼之间的孰对孰错,天地之间自有一杆秤。通过本书了解人世间的伦理道德,更加对生命对神灵需报以敬畏之心。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做到心中无愧,偶得谬感,不知所言。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884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7月6日 01:59
下一篇 2024年7月6日 01:59

相关推荐

  • 《呐喊》读后感500字六年级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呐喊》这本书的作者是鲁迅写的。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意义非凡…

    2023年5月25日
    268
  • 《丝绸之路》读后感心得体会

    《丝绸之路》读后感心得体会: 以往提起丝绸之路,人们往往是以华人视角看待这样一条略带传奇色彩的媒介之路、发展之路。但彼得·弗兰克潘却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丝绸之路。翻开这样一…

    2023年4月9日
    207
  • 《心理学家的实验》读后感600字

    生活要有目标――读《心理学家的实验》有感 早上一起来,拉开窗帘,让阳光充分地铺满整个房间。拿起昨天还没看完的书,顿时被这一篇《心理学家的实验》给吸引了。 《心理学家的实验》主要讲述…

    2024年6月29日
    134
  • 《不持有的生活》读书笔记1000字

    《不持有的生活》读书笔记1000字! 本书延续了大和民族一贯的细腻风格,事无巨细都有讲到,实操性很强。从如何扔扔扔,如何保持不持有生活,到如何在不持有生活中获得幸福都有详细的建议。…

    2023年5月2日
    199
  • 《木头娃娃旅行记》的读后感200字

    做最好的自己 《木头娃娃旅行记》的读后感 期间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木头娃娃旅行记》。这本书主要叙述了主人公木头娃娃在旅行中经历了各种不可思议的事情,故事里有许多冒险、漂泊、传…

    2023年5月9日
    212
  • 读《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知识童话》有感500字

    里为了充实我的生活,我就找来了“好”《影响孩子的一生的101个知识童话》这本书。 翻到第一篇故事开始阅读,里面的词生动,活泼,再配上巧妙的插图不一会儿就把我带进了童话,在这里它会告…

    2024年4月11日
    1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