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3000字

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事实上,从某种程度来说,盖茨比就是作者菲茨杰拉德自己。

盖茨比曾经并不是盖茨比,他真正的名字是詹姆斯・盖兹。他的父母都是美国中西部潦倒的农民,而他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整日沉浸在一种关于名流社会和远大前程的美好幻想之中,渴望跻身其间。一次机缘巧合中,他救下了一名富豪,从此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他跟随那位富豪,学习了上层社会各种礼仪,摇身一变成为了杰伊・盖茨比。富豪死后,他前去参军,遇见了一位白银般优雅耀眼的姑娘――黛茜,从此魂牵梦萦。当然,菲茨杰拉德可不是想讲一个结局圆满的美好故事:几经摸爬滚打,暴富后的盖茨比终于和黛茜重逢,向黛茜提出私奔。可是,当盖茨比对黛茜的丈夫摊牌时,却遭到对方无情的打击――盖茨比有的是钱,他却有钱买不来的贵族血统。

整本书的故事背景也与当时美国社会的真实现状相照应。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禁酒令的实施,当时的美国很快出现了无数一夜暴富的神话,于是美国的上层社会也出现了骤得横财的新生富豪和兴盛数代的大家族之间的分化。而黛茜夫妇无疑属于后者,免不了会对这些暴发户――如盖茨比,骨子里的穷人出身嗤之以鼻。

小说的最后,黛茜放弃了同盖茨比私奔,回到了丈夫的怀抱,选择用金钱和冷漠继续粉饰自己。而盖茨比却被黛茜夫妇当做替罪羊,在黛茜丈夫的算计下被疯子枪杀。而作者也借终于看透了上层社会丑恶嘴脸的尼克之口说出了对盖茨比的评价:“他们全是烂人,这帮混蛋加起来也没有你高贵。”以盖茨比为代表的这些人正是当时“美国梦”最好的象征,就拿盖茨比来说:他出身贫寒,白手起家,以艰苦卓绝的决心和毅力训练自己。在小说的结尾,盖茨比的将《霍巴隆・卡西迪》拿给尼克看,少年时期的盖茨比在那本破旧的西部小说的扉页上,工整地写着一份作息表。凭借永不言弃的乐观心态,经过多年的奋斗,不择手段地敛财,盖茨比终于跻身上流资本主义社会,得以能站在公馆里眺望黛茜家码头的绿灯。那盏绿灯曾经在最困苦的时期给他鼓舞,最艰难的岁月给他照拂,他对于未来的一切美好憧憬都寄托其间。他走过漫漫长路来到这里,梦想眼看就要实现但当尘埃落定,一切须臾幻灭。那些灯火阑珊的奢华夜晚一去不返,他盛大的宴会曲终人散,仿佛鸿爪雪泥。他的心底那神圣的绿光就这样被简简单单的现实所摧毁:有时候,努力并不能改变一切。盖茨比或许永远不会明白,那人生彼岸的绿灯,他注定毕生都无法触及。他或许同样不会明白,他爱黛茜,其实是因为他永远也成为不了黛茜。绿灯不仅仅是绿灯,黛茜也不仅仅是黛茜,他已经把那个贫穷的詹姆斯・盖兹对“更好的生活”的美好幻想寄托在了它们身上,而这种美好幻想却永远无法实现

葬礼上,往昔那些白吃白喝的食客居然一个都不见踪影,他的生意也避之唯恐不及。作者借助小说对这些人冷漠,虚伪,自私的嘴脸做了无情的批判,从而进一步否定了美国梦。

和盖茨比一样,每个人的人生彼岸都有一盏绿灯,带着我们全部美好的遐想大放异彩。我们穷其一生瞻仰它的光芒。可是,我们却很少想过,这种过度畸形的物质欲望和对功名狂热的追求本身就是不正确的。而评判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准究竟是什么?真的是黛茜看重的门第,抑或盖茨比追求的财富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盖茨比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有一颗单纯坦荡,积极进取的高尚灵魂。

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着无数狂热的追名逐利者,他们依然追捧着上流社会的奢侈生活。但有的时候,这种盲目的追寻会使我们忘记很多重要的东西,忘记我们的初心,忘记我们本身的价值,忘记什么才是真正最可贵的东西。其实,真正最可贵的恰恰是我们的为人。是的,生活就是一场追逐的旅程,但请你时不时停下来,回头看看,审视内心也审视自己的灵魂。停下来,回头看看,或许你会发现那盏绿灯无需追逐,它一直就在你我周身。

在这部小说出版后没多久,菲茨杰拉德的生活就开始走下坡路。他的妻子泽尔达被查出罹患精神病,而由于之前挥金如土的生活,导致他必须不停写作以维持生计,而酗酒和感情生活的不顺也摧残了他的身体,导致他在44岁那年就早早离开人世,没隔多久,他的妻子从精神病院楼顶跳下,自杀身亡。

菲茨杰拉德也是贫苦出身的人,他的父母都是中西部农民,他的经历和盖茨比在某种程度上极为相似。当这些满怀梦想的年轻人来到东部的大城市,看到这样灯红酒绿的生活,肯定也为之惊喜不已,此时此刻他们人生彼岸的那盏绿灯又开始闪烁,像是在提醒他们,这样的幸福生活只要使劲往前追,就一定能追得上。但他们不知道,某些真正珍贵的东西已经被他们抛在脑后,抛在中西部连绵不绝的广袤上,抛在年少时一无所有的时光里。可是他们从未停下脚步,他们苦苦追着,追着一条没有归程的路,追着注定终归落空的希望。菲茨杰拉德的墓志铭上,刻着《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最后一句话:“于是我们奋力前进,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退回过去。”而盖茨比呢

当烟花散尽,浮华褪去,他一无所有,一文不名,只剩下一颗悲恸的灵魂。黛茜也不再爱他。只有那追不上的绿灯依然在他人生的彼岸,那一生都渡不过的彼岸闪耀着,带着那超逸绝尘的理想,和当初一样熠熠生辉,仿佛这纷扰的冷暖人间全都与它无缘。年少时的每一个明天,他心心念念着它醒来,心里满怀希望、斗志和信念,那个时候他是詹姆斯・盖兹。而现在,他终于又变回詹姆斯・盖兹了,是的,自始至终,他一直都是那个詹姆斯・盖兹。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933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7月21日 02:50
下一篇 2024年7月21日 02:50

相关推荐

  • 失败之后唯有掘起

    这是一篇初中初一5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虽然没有周恩来拥有“为中华民族掘起而读书”那么伟大的精神,但失败后,我也仍然拥有掘起的决…

    2023年5月3日
    240
  • 《非洲三万里》读后感1000字

    《非洲三万里》读后感1000字: 辽远的天空、一望无垠的沙漠、迁徙的兽群、向着阳光载歌载舞的人们……这便是我脑中关于非洲挥之不去的剪影,但非洲大陆果真如此吗?何必去问足不出户的精神…

    2023年3月22日
    281
  • 《习惯》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当别人对你做出友善之举时候,你是否会心存感激?但是,你会让这种感激变成一种习惯吗?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习惯》。主要讲述了卡罗尔经常给他的邻居送馅饼,一开始,…

    2024年5月30日
    153
  • 《族长的秋天》读后感1500字

    《族长的秋天》读后感1500字: 当破败的宫殿中只剩统治者和母牛时权力的孤独就降临了。它的黑暗那么深,那么冷,以谎言和人心为养料,将生命和存在一并剥夺,将爱和希望活活溺死。 这是一…

    2023年4月6日
    254
  • 读《小猪照镜子》有感500字

    今天我闲着没事干,就翻出给买的故事书看。其中,有一篇是(照镜子),讲的是。有一只,它的脸总是很脏,许多爱干净的都躲着它。有一天,小猪过生日,小兔送给它了一面镜子,说:”每天出门前照…

    2024年6月29日
    206
  • 我与地坛读后感600字七年级

    细节处的温暖 ――读《我与地坛》  初读《我与地坛》时,它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史铁生,它的作者,年纪轻轻就落得残疾,终生就只能依附着轮椅。他也绝望过…

    2023年6月15日
    2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