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如清水――读《孩子与海》有感
一杯水,一块石头,一堆沙子,它们随处可见。它们没有那么珍贵,但它们却是的杰作,没有一丝污垢,创造了万物。而它们,不就像是孩子吗?纯朴而美丽。
但现在的人们真的还可以是一杯清水吗?
《孩子与海》,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叫《雪柿子》。说的是一个闹饥荒的村子,一个普通的小男孩,在发现在一棵长满柿子的柿子树时,做出了在我看来当时英雄般的举动――没有把柿子占为己有,没有自己把柿子带回家。而是选择了分享,和他的一起分享。但孩子们也并没有舍得吃,只是在柿子树下看着,玩着,没有任何人偷摘一个。虽然后来树上的柿子被候鸟叼走了,但却给了孩子们一个温暖的。
这个温暖的故事,作者曹文轩在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却令人深思:“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这句话看似交待了故事的时间,但也引发了我的疑问。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现在,结局还会是这样的吗?那个小男孩会慷慨无私地奉献吗?真的不知道。
又好比这本书的另一篇故事《红枣儿》。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太太,靠卖红枣维持生活,却被一个满腹黑心的无赖欺骗。虽然在故事的最后,一个小女孩和她的揭发和阻止了无赖的行为。但读完后,我还是心存愤恨。那个欺骗老太太的人,他不会缺几个卖枣的钱,但却为一点小钱欺骗一个可怜的老太太。这种人已经失去了道德的底线。和那些罪大恶极的罪犯有什么区别呢?
这使我不由想起了最近这段时间闹的沸沸沸扬扬的假疫苗。药品本来是用来治病救人的,但却被那些为了牟取暴利,没有底线,不惜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的不法分子用来谋财害命!这些人难道不是道德沦丧吗?
试问,如果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孩子们的心灵还能如清水一般吗?
曹文轩老师在这本书的代序中也写道:“我不想用小说去展示恶和丑。也可以是另一种策略:用神圣、典雅、高尚、悲悯、宽容等加以净化、改造和呼唤。”
我也真诚地希望道德的底线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心中。道德犹如清水,只有充满正义和爱意的世界,才能让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得以真正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