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长 ――读《儿童文学》有感
一直很喜欢读的一本杂志――《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已经48岁了,但我还是个15岁的少年。我或许不能通过我15年的成长经历全面地了解它,但每当我疲倦时,看着它,翻阅它,渐渐地,我便忘记了一切外界的压力,全身心地随着它所记叙的某个故事徜徉在文学的里。
两年前的,我知道了张牧笛,一位90后的小作家。她的才情让我年长的人嫉妒,让同龄的人感叹,她的诗歌让世界变得生动,人生变得美好,她更像一个无邪的天使,在她的眼里写满了没有纤尘的天真。每次读好怕作品,总可以采摘到一些我自己思维里种不出的简单、单纯、柔软,读它们的同时,也一点点温暖着自己,打磨着自己。
我印象之中最深刻的便是她写的《象南瓜,默默成长》。张牧笛曾说过,这个题目是从《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中的一句话而受到的启发。“夜晚静寂,菜园里却很热闹。洋葱、萝卜和番茄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只是空想,南瓜默默不说话,它只是继续成长。”
成长,多么平凡而又特殊的字眼。我们总认为成长很慢,时间很长,但回顾往昔时,我们总会叹息光阴似箭。
“无数次,我看着那条延伸到远方的铁轨,想着它能带我到多远。永远到底有多远呢?那时是,我穿着白棉布衬衫和牛仔裤,洗得很白。我是一个时常感觉寂寞的人,我有预感我会离开这里,然而有一天我真的离开了……”
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喜欢安妮宝贝这段没有说完的话,我至今仍感觉自己没有完全地理解它。读安妮宝贝的文字,我时常生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伤,还有,浪子般的离愁别绪。在一个无法表达的陌生世界,流动着水一样的清澈而隐忍的文字不足为奇,但在茕茕孑立的孤独境地,仍能将流光溢彩在岁月的脸上,将暖融融的太阳扛在肩膀,菩提树下,让神圣的佛祖与卑微的蒲公英混杂在一起成长,就着实令我感动了。她的文字,让我看到了漂泊的灵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张牧笛一样,用最简单、最真实的笔触写出了对成长的感觉。但张牧笛的文章比安妮宝贝写的更清新更安静,更加的纯真。
我曾经穿着一条宽松的运动裤和一件洗的有些发白的衬衫,一个人站在一个小小的山坡上,寂寞地向远方呼唤着流浪。眺望着眼前的景色,总感觉自己愁绪万千,但又无从说起。有时会不经意地想起曾经的梦想,可它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被我淡忘,于是现在的我,似乎没了梦想,我所拥有的,最多只是愿望。而愿望这个东西,无论兑现与否,都将很快被忘记,如同一场平常的花的繁盛。
隔着厚重的时光的墙,我望见离我远去的曾经。那时,我的梦想就像眼中的世界一样简单。遇见什么,喜欢什么,就会梦想什么。因为一切都有可能发生,我只要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竭尽全力去成长就可以了,梦想是最能鼓励我的事。
那么,今天的我,会不会让曾经失望呢?在那一刹那,我发现自己茫然无措的像个小孩子。突然地,周围的一切模糊了我的双眼,在辗转反侧中,悄悄地落泪。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丢了太多东西了。梦想、天真、纯朴、自然,一切的一切早已离我远去,才发现自己像坐上一辆列车,正渐渐地离我的曾经越来越远。我之所以没有发觉,是因为我既背负着未来,又怀揣着过去,却独独忘了现在。
成长,既渴望长大,又留恋童年。成长如海,平静中蕴含汹涌;成长如树,懵懂中初露成熟。我的成长,我的青春。
如诗人所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