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莎鸡羽,冽冽寒螿啼”,“寒螀”人们都明白,是蟋蟀,又称为蛐蛐、促织,吾乡称为“土蛰子”。而莎鸡,现代的很多人却不熟悉,尽管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如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七月》里,就有“六月莎鸡振羽”的句子,而且在后来的文人诗词中,也有不少写到莎鸡的句子,“谁能事贞素,卧听莎鸡泣”,“任屋角莎鸡促织,吟遍朝昏”等等。
而莎鸡的名字很多,又称筒管娘、络丝娘、纺织郎、络纬、纺花娘等。另一个名字络纬,也是文人们所喜爱的,李白有这样的词句“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离家来,络纬鸣中闺”。
而最通俗的名字是纺织娘。
纺织娘显然是文人的宠物,是一种能发声的虫子,而且,很多人把纺织娘和促织当成一种东西了。
纺织娘到底是是一种什么样子的虫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也没有搞清楚。弄清楚纺织娘是不是促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虫子,确实费了我一些功夫。
《尔雅翼》中的《莎鸡》篇这样写道: 莎鸡,振羽作声。其状头小而羽大,有青、褐两种。率以六月振羽作声,连夜札札不止。其声如纺织之声,故一名梭鸡,一名络纬。今俗人谓之络丝娘,盖其鸣时,又正当络丝之候,故《诗经》云:“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也。”
《尔雅翼》前面的解释很清楚,描述了莎鸡的形象,说明了为什么叫络纬、为什么叫洛丝娘。但是,后面引用《诗经》里的“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也,寒则渐近人。”的句子,却把人引进了误区。
《诗经.七月》里有“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的句子。在《诗经.七月》的这段话中,说的是两种昆虫,“六月”一句说的是莎鸡,而从“七月”之后,说的是蟋蟀。而《尔雅翼》中,从“六月”到“九月”,说的都是莎鸡了。因而,受其影响,以后的一些文人就把莎鸡和促织搞混淆了,在诗句中也出现了“任屋角莎鸡促织,吟遍朝昏”这样的句子,大诗人李白也没有搞清楚,写出了“离家来几月,络纬鸣中闺”的诗句,莎鸡也跑进屋里去了,从早到晚地鸣叫。
而事实上,莎鸡生活在田野里,不会在屋中鸣叫的,在屋中鸣叫的是蛐蛐,是促织,是蟋蟀。
现在的夏秋季节,在野外还是很容易见到纺织娘的。纺织娘多是浅绿色,身体侧扁,侧面呈纺锤形,翅膀长长的,超过尾部一大截,头部很小,头部的两根须细长,两条后腿也细长。雌性的纺织娘尾部有一根长长的针状物,像雌蝈蝈的尾部一样,不发声。雄性的发声。
纺织娘可以说是身体苗条,很女性化的虫子,这可能是众多名字中带有一个“娘”字的原因吧。
纺织娘多是附在植物的叶茎上,飞起来轻飘飘的,没有声音。发生时,发出轻轻的有节奏的“铃铃铃”的声音,很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