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原文及译文,老子四章有哪些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泽光书院 计划用81天时间,对《道德经》中的81章,每天一章节进行解析和译文,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理解《道德经》。

第04章 和光同尘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①。渊兮,似万物之宗②;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③。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④。

【注释】

①冲:虚而不满的意思。盈:满的意思,引申为尽。

②兮:语气词,可译为“啊”。

③湛:没有、虚无的意思。

④帝之先:天地的祖先,形容其出现之早。

【译文】

大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发生作用时却永无止境。它如深渊一样广大,像是世间万物的宗主。它不显露锋芒,解除世间的纷乱,收敛它的光耀,混同它于尘世。它看起来幽隐虚无却又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已经有了。

【导读】

“道”无形无象,它像空虚的容器一样能容纳万物,却没有边际,没有穷极。正是这虚虚实实、可大可小的“道”中蕴含着世界的创造性因素。老子指出是“道”创造了万物,是“道”支配着世间万物,做人也要像“道”一样虚怀若谷,朴实内敛,兼收并蓄。

【解析】

在本章里,老子仍然在进一步论述道的内涵。他认为,道是抽象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意识去感知它,虽然道是抽象的,但它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这种因素极为丰富,存在于天帝产生之先。因此,创造宇宙、天地、万物及自然界的是道,而不是天帝。这样,老子从物质方面再次阐释了道的属性。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冲,通“蛊”,虚的意思。把道比喻为一只肚内空虚的容器,是对其神迷信、不可触摸性和无限作用的最直观和最形象的譬喻。道的境界是心灵的世界,它的空虚,是相对于自我世界而言,是不为人的外观所感觉到的。渊,形容道境深远,找不到边际。道的境界是虚幻的,但它虚而有物,它的无穷妙用对于得道之士来说,是永远不会感到满足的。因为心灵在道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是最快乐的,也最能满足人的天性。在浩瀚无际的道境之中,蕴藏着天地万物的本原。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锐,锐气、锋芒,指各种自以为是的行为和轻薄浮躁的情绪。纷,纷繁杂乱、支离破碎的事物及意识。尘,指现象世界,相对于本质世界而言。畅游于道的美妙境界里,彻悟了人生真谛,获取了大智大慧,原先那种不可一世的锐气及浮躁情绪被挫消了,一切与我无益的纷乱都得以解除;摒弃那种张扬外显、积极进取的心态,代之以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以合乎道的观点来看待世间的美丑、善恶、荣辱、贵贱,这时的人才是清醒的、有觉悟的。“不言之教”的功用即体现于此。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湛,深沉、幽隐,指道隐而不显。“似或存”指似幻而实真,似无而实存。老子认为,道幽隐深沉,不可捉摸,看上去虚无却又真实存在。在这里,老子自问:道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他没有从正面作出回答,而是说它存在于天帝现相之前。既然在天帝产生以前,那么天帝也就无疑是由道产生出来的。

本章旨在说明不言之教的巨大功用。只有亲历道境,不为现象世界所羁绊,才能获得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道是虚幻的,又是客观存在的;正是它的虚幻,才可充实人们的内心。有了充实的内心,就可以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把握了世界的本质规律,就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在前四章里,老子集中提出了以下观点:道是宇宙本源,而且先于天帝而存在;事物都是相互矛盾存在的,并且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等等。此外,老子还提出了自己对社会政治和人生处世的某些基本观点,这些学说无不充满智慧。

王弼《道德经注》

夫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穷力举重,不能为用。故人虽知万物治也,治而不以二仪之道,则不能赡也。地虽形魄,不法于天则不能全其宁;天虽精象,不法于道则不能保其精。冲而用之,用乃不能穷。满以造实,实来则溢。故冲而用之又复不盈,其为无穷亦已极矣。形虽大,不能累其体;事虽殷,不能充其量。万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渊兮似万物之宗乎?

以一个家庭的角度、尺度来看问题,不能保全一家;以一个国家的角度、尺度来看问题,不能保存一国;竭尽人自身的全部体力,也还是不够自己使用。人虽然知晓万物,治理却不依靠天地之道,所以不能周全。地虽然是由魂魄构成形态的,不遵从天的法则则不能使魂魄完全安宁;天虽然是由精微物质构成的,不遵从道的法则则不能保全它的精微。虚空之物发挥作用是没有穷尽的。满达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充实,充实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外溢。所以空虚而发挥作用还能一直保持空虚、不满的状态,它所能发挥作用的时间也达到无穷的极致了。形体再大,也不能牵累、束缚本体;事物再怎么纷繁复杂,也不能不留回旋余地和机动时间。万物舍弃它们的不被束缚、不充实的状态,而追求一种实实在在的依赖、满足和寄托,真的有这样的一个东西存在吗?万物的本始不是像深渊一样深不可测吗?

锐挫而无损,纷解而不劳,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尘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德不能过其载;天慊其象,德不能过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

道的锋芒被消磨却自身无损,繁杂解除却毫不费神,与光调和却不染污它的形体,混同于尘土却不玷污它的本质,有锋芒可挫、有繁杂可解、可与光调和、可与尘土混同,这体现了一种物质性,然而与物质相互作用却并不改变它深刻的本质,这不正是一种深沉而似有似无的状态吗?地有它的固定形态,地的能力和品质不可能超过它的形体所能承载的;天有它的广阔形象,天的能力和品质不会超过它的形象所能包括的。天地被它们的形体局限而达不到的,不正 是天帝的始祖吗?

帝,这里指的是天帝。

苏辙《老子解》

夫道冲然至无耳,然以之适众有,虽天地之大,山河之广,无所不遍。以其无形,故似不盈者。渊兮深眇,吾知其为万物宗也,而不敢正言之,故曰似万物之宗。

人莫不有道也,而圣人能全之。挫其锐,恐其流于妄也;解其纷,恐其与物搆也。不流于妄,不搆于物,外患已去而光生焉。又从而和之,恐其与物异也。光至洁也,尘至杂也。虽尘无所不同,恐其弃万物也。如是而后全,则湛然常存矣。

虽存而人莫之识,故曰似或存耳。道虽常存,终莫得而名,然亦不可谓无也,故曰此岂帝之先。帝先矣,而又先于帝,则莫或先之者矣。

道给人的感觉虚无,像是不存在一样,然而万物都遵循它的规律,天地再大,山河再广阔,也都遵循着道。因为道没有形象,所以就像空无一物的一样。由于它的深远、深刻、无法被人完全了解透彻,我们知道它是万物的本源,但是因为我们无法全面、准确地了解它,我们的语言无法全面、准确地言说它,所以只说它像是万物的本源。

道在每个人身上、言行中都存在,而圣人能够完全体现。消磨锋芒,使它平和,恐怕它过分参与、影响而流于虚妄;消解繁杂,使它纯粹,恐怕它和物质纠缠在一起。不流于虚妄、不与物质纠缠,外部的不良影响已经去除,光芒就生发出来了。又与外部的光芒相协调,恐怕它完全特异于物质之外而让它保持与物质的联系。虽然是不洁的尘土也要与其同行,恐怕它丢开万物。这样之后才能完全,就深远而永存了。

虽然存在但人们无法直接地感知,所以说若有若无。道虽然是永存的,最终也没法为它命名,然而也不能说它不存在,所以说它可能是天帝的先辈,只能靠天帝这种古老、伟大而又相对确定的事物来定位它。天帝已经诞生够早的了,道比天帝还要早,也就没有什么事物比道的存在还要早了。

【经典解读】

本章老子通过形象的比喻,把“道”呈现在人们面前。它难以名状,但囊括世间万物;它空虚无形,但永远不会枯竭。它是万物的主宰,天帝都是由其创造出来的。除了道是宇宙本源的思想外,老子还提出了自己的人生处世观点“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即虚怀若谷、收敛锋芒、顺应外部环境。

将道比喻成空虚的容器,在后面的篇章中还会出现。可以说这一比喻十分形象,是对道的神秘性、不可触摸性和无限作用的最直观譬喻。他这种超常的描述方式,给予后来道家人物自由放荡的思想和行为以先导和启迪意义。《庄子》中就经常描述一些离奇诡异的得道的人、神,或是说“存在”,来象征“道”、表现“道”。这些形象超离表象,甚至与表象截然相反。可以说道家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美,而非世人常常注重的外表。正是在这种“弃末求本”、“遗世脱俗”的思想下,产生了很多恣肆不羁的人物,尤其是在魏晋玄学发展时期,风流雅士无不“越名教而任自然”。当时名士,如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刘伶等人皆思想放荡、性格不羁,在世俗之人眼中他们举止怪异、行为荒诞,与圣人之教格格不入,他们“非汤武而薄孔周”,唾弃世俗礼教,随性而为,将自已身心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至今还让后人津津乐道。

有人认为,嵇阮之徒行为狂荡,并非按照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来处世,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老子的“锉其锐,和其光,解其纷,同其尘”和儒家所讲的中庸之道并不相同。儒家所讲中庸,是孔子针对“过犹不及”这一现象所说,后世“小人之儒”常常将其理解为甘于平庸,也是对孔子的一种误解。而老子的思想,既不同于“甘为平庸”,也不同于孔子的本意。正如《淮南子》中曾云:“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挫锐解纷并不是像儒家要求的那样“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而是要摆脱世俗的条条框柜,顺道而行,随性而安,不为称贤封圣而戚戚焉,不为被世俗认可而劳神损形,不恃才傲物、锋芒毕露。嵇康、阮籍诸人正是如此,他们任性恣肆,不与世俗同流,举世誉之而不乐,举世非之而不惭。

老子不是告诉人们做缩头乌龟,而是告诉人们万物皆依道而行,圣贤不值得仰慕,光芒不值得炫耀,要收敛含蓄,谦虚圆润,不管有多大才能不可唯我独尊。

【哲理引申】

道冲,故而能用之而不盈,它广阔无边,故能囊活万物,无所不包。人也是如此,只有心胸广阔才能容人之所不能容,怀天下万事,成不世之功。古代哪些著名的君上,都是极具气度之人,他们能允许别人指责自己的缺点,能包容别人的不足,能对有很大缺陷的人量才而用;相反也有一些人求全责备,严律人,宽于律己,别人有一点缺陷就受不了,自己的缺陷有人指出时就愤恨吧,这样的人,没有人能接近他们,他们有了缺点也没人敢于当面进谏,最后,他们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成为笑柄。

东汉末期,天下大乱,诸侯纷争,经过一轮轮惨烈的决战,北方地区最重要的两个势力就是曹操和袁绍了,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对决随时展开。当时袁绍势力占据绝对优势,他手下有冀、幽、青、并四州,军士百万、战将如云、谋士如茶。反观曹操,刚刚平定中原,周围又有张绣、刘备、刘表等对立势力,可谓势孤力疲,四面受敌。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也大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和袁绍进行大决战。曹操得到了一些重要谋士的支持,如郭嘉、有彧,他们都提出了一些曹操必胜、袁绍必败的论据,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度”。荀彧说:“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郭嘉说:“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

曹操气度之广最突出的事例就是对待张绣。197年,张绣投降了曹操。但曹操进了宛城后,却纳了张绣的寡婶邹氏。张绣觉得受了奇耻大辱,与贾诩商议反曹。在夜间突袭曹营,曹操的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等人都被张绣的军队杀死。按理说杀子、杀侄之仇深似海,可是曹操从大局出发,不仅没有继续报仇,反而对张绣分外亲热。张绣在贾诩的劝告下投降了曹操,二人见面时曹操像遇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拉着张绣的干摇了义摇,用丰盛的宴席招待张绣,封张绣做扬武将军,还让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

反观袁绍,虽然也是一时枭雄但和曹操比起来肚量就差得远了。他准备出兵时,手下谋士田丰持反对意见,又言辞激烈。袁绍听了十分愤怒,立刻下令将田丰捉了起来。后来,他出战果然不顺。有人对田丰说:“您一定会受到重用。”田丰说:“袁公表面宽厚但内心猜忌,容不得人。如果他得胜,一高兴,或许能赦免我;打了败仗,心中怨恨,内心的猜总就会发作。我不指望活命了。”袁绍回来后,说:“我没有采纳田丰的意见,果然被他耻笑。”与田丰不和的逢纪乘机进谗言:“田丰听说将军败退,拍手大笑,正为他预言正确而欢喜呢!”于是袁绍杀了田丰。

许攸也是袁绍的重要谋士,为袁绍出了很多谋略,但大多不被采用。曹操及袁绍始交战时,许攸就建议袁绍偷袭许昌,这本是一条很好的计谋,袁绍却不愿冒险而不采纳。恰好此时许攸家里有人犯法,袁绍疑心许攸出谋划策都是怀有私心的,甚至怀疑他暗中勾通曹操。许攸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向曹操进献了袭击乌巢的计谋,从而使大战形势一下扭转。

战争结束后,曹操的军队在清理战利品时,发现了大批信件。官员抱着这些信件向曹操汇报,其中有一批信件,是京城和曹军军营中的一些人暗地里写给袁绍的。曹操接过来看了看,这些信大都是吹捧自己的敌人袁绍的,有的还表示要离开曹营投奔袁绍。

曹操的亲信都十分生气,向曹操建议说将这些书信打开,按名字将那些心怀二意者全部抓起来。但曹操微微一笑下令将这些书信全部烧掉。众人十分不解,曹操又说:“不要查了。当时袁绍比我们强大那么多,连我都感到不能自保,何况大家呢?”于是,那些信全部被烧光了。过去那些暗通袁绍的人也都放了心,而且暗自惭愧,之后更加忠心于曹操了。

正是因为这样,曹操才能在群雄纷争之时崛起,统一北方,才能击败袁绍、吕布等众多对手,才能得到天下贤才的拥护。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993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7月31日 08:17
下一篇 2024年7月31日 08:18

相关推荐

  •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中国

    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中国,欢迎大家阅读! 1.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2.我读书越多…

    2023年4月13日
    182
  • 关于适合发给闺蜜的暖心话 让闺蜜感动到哭的留言

    适合发给闺蜜的暖心话 (一) 我愿意采取行动去做、去修正、去改变需要完成或改变的一切,没有任何恐惧或犹豫。我愿意放手,进而能继续前进。 (二) 岁月如歌!那年的歌,唱过每个寂寥的夜…

    2024年4月10日
    141
  • 关于有些人有些事的人生感悟

    1、爱,从来都不算是归宿,也不是我们彼此的救渡。 2、别去打扰一个不愿意理你的人,他心里那个最重要的人不是你。 3、我原以为你会一直在,现在才知道我没那么重要。 4、一个女人对男人…

    2024年4月13日
    119
  • 2023添柏岚的经典微信说说(当初喜欢你,完完全全,只为世面见)

    添柏岚的精选经典微信说说1、情侣的拥抱,是幸福甜蜜的;夫妻的拥抱,是宽容理解的;朋友的拥抱,是贴心信任的;吵架后的拥抱,代表妥协与原谅;相逢后的拥抱,代表思念与激动;离别前的拥抱,…

    2023年5月13日
    200
  • 公司周年祝福语大全(祝公司更好的八个字)

    十年庆典致词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瓜果飘香,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满怀豪情迎来了公司创建十周年的大好日子!今天,保利物业沐浴在云淡风轻的…

    2022年11月21日
    261
  • 最新伤感说说心情说说落泪难过 心情压抑沉痛的伤感心情句子

    1、其实,你喜欢一个人,就赋予了他伤害你的权力。 2、我以为我的爱情很完美。可当我看到你牵着她的手走着我才明白我的爱情多么卑微 3、有时候,最好的安慰就是无言的陪伴。 4、离去的,…

    2023年8月25日
    1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