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类型多样丰富,在世界陶瓷上都具有很重要的发展地位,不同的陶瓷特点不同,那么,以下哪种瓷器因进窑一色出窑万彩而著称?下面小编就带来介绍。
哪种瓷器因进窑一色出窑万彩而著称
答案:钧瓷
钧瓷是钧窑出产的瓷器,因在宋徽宗时期禹州市内古钧台设官窑烧制御用瓷而得名,钧瓷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并且在宋代即繁荣昌盛.。
钧瓷以神奇的窑变闻名于世。自古就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黄金有价钧无价“之说。它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特点独具一格。
钧瓷主要在于艳丽绝伦的红釉钧瓷,首创铜红釉,改变了中国高温釉只有黑釉和青釉的情况。润、活、纯、变、厚、重、纹、境、浑是钧瓷的九个特点。
关于钧釉瓷器的介绍:
钧釉瓷器最早的生产地点,生产御用钧釉陈设类花器的钧官窑遗址,都位于禹州境内,是当之无愧的钧釉瓷器生产中心。钧窑瓷器属于北方青瓷系统,其独特之处在于在釉内添加了草木灰作为助溶剂,并在烧成中采用特定的烧成曲线(特定的升温曲线和适时变化烧成气氛)。在最开始升温的时候,使用氧化气氛,让窑炉里边有充分的空气来通风,提高窑温;在到达一定的温度以后,迅速封窑,使窑内产生还原气氛,最后烧制出青瓷。在烧成过程中,使五氧化二磷导致釉发生二液分相现象,也就是在连续的玻璃相中,布满不连续的,肉眼不可见的小气泡。这些小气泡折射可见光,使得釉具有不透光的乳浊性,并呈现出天蓝的色调。在描述瓷器时,通常称为“天青釉”。
钧釉瓷的一个特点,是带有高温红彩装饰。这是用氧化铜作为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下呈现的色彩。红彩的使用,在钧窑的不同烧成阶段有所不同。早期可能是将氧化铜随意加在釉中,烧成器物的红彩,呈现出一种面积大小不定,形状无规律的状态。在天青色的釉中,有如流霞一般,十分美丽。金元时期则配制成带有氧化铜的彩釉,有规律地点画到釉上,烧成后器物呈现出有规律的彩斑,甚至可以用红彩画出图案和书写文字。而在明初的陈设类花器上,常常均匀加入氧化铜的一类釉,施于器物内壁或者外壁全部,呈现出海棠红或玫瑰紫色,类似施一层红釉。
不论是天青色的钧釉,还是钧釉加铜的红釉,乃至乳浊状的青釉瓷,都比较强调烧成的工艺,对窑炉内气氛和烧成曲线很敏感,不同的烧成曲线,气氛和器物所在的窑位(器物在窑内所在的位置),都可以使釉和彩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多数时候是不可以控制的。因此这也被称为“窑变釉”,在描述钧窑的时候,有一个说法叫“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就是在表达钧釉和彩在不同烧成环境下多变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