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念初中的时候,班上作文很好的女同学就喜欢看三毛的书,那时候我还是一个酷爱打游戏的网瘾少女。我也会偶尔在老师将那些优秀作文作为范文来全班诵读的时候,心生羡慕,我也想写出这么好的句子,这么有内涵的文章。
三分钟热度的我,去买了一些三毛的书回家,每次都是看了一两页后,被游戏吸引走了。但是还是会模仿那种写作手法,假装自己读过很多书的样子,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文艺女青年。
小时候经常会想,那些把学习当成爱好的人是怎么做到的?每天沉浸在书里面,要爸爸妈妈用赶的方式,把他赶出家门去玩耍。而我就不一样了,一个小时一通电话的催我回家,玩的忘记时间还会挨骂。
从未静下心来看过书的我,经常会觉得自己脑袋里的词汇不够用,无法更丰富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这种无力感,逼迫我开始主动看书。
连续看完几本之后,渐渐觉得,读书还是 很有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的没错。
前两天因为坐动车有2个半小时的车程,正好可以用于看书,三毛传吸引了我。这个一直存在于我脑海里那个被文艺青年崇拜的作家,究竟是怎么样的?
这本书是崔久成对三毛生平的一个理解和描述。三毛确实是一个传奇人物,她心思细腻、敏感、善良、与众不同、热爱自由、潇洒、多情、能为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
三毛原名陈懋平,因为懋字复杂,后改名为陈平。自从五岁接触到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小小的她就读懂了世间冷暖,多年后将“三毛”作为自己的笔名。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三毛从小就很爱看书,看各种书籍,甚至后来逃课去墓地看。这也造就了她成为一个作家。她心思细腻,情感上比较敏感,不愿意为时代应试教育体制所折服。不喜欢在学校应试般的读书,却会因为一副令人向往的西班牙名画而努力奋斗前往西班牙留学。她心里向往自由,同时通过令人佩服的毅力和行动力达到自己自由的目的。
她是多情的,敏感的,也是脆弱的,看着同样也让人心疼。第一次结婚是与一位德籍男子,而就在结婚前夕,未婚夫却因心脏病突发而猝死,这时的三毛遭受不住打击吞药自杀。上帝可能不太愿意收下这么优秀的女子。她被救了。后来游历各国,在西班牙与她的丈夫荷西重逢。
三毛有过很多段感情,荷西应该是最适合三毛的。荷西很爱大海,而三毛却渴望沙漠。在荷西即将远航的前夕,他得知三毛想去沙漠生活。荷西就果断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提前去到沙漠,为三毛铺好沙漠之路。这对三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对我这个读者来说,我无法想象三毛有多优秀,荷西有多爱她,这样的爱情是让人羡慕的。
三毛爱这世界的一花一木一粒沙。她喜欢新奇的事物,喜欢探险。荷西却也无条件的支持!某天,荷西带着三毛去沙漠深处找化石,荷西遇险差点就没能回家,当荷西被救过来之后问三毛:“你明天还来吗?”三毛的回答在意料之外却也是意料之中:“来!”,荷西说:“那我更要来!”是的,这才是三毛,无所畏惧,看起来很任性,却是真正做到了自由,不畏所有困难,做自己想做的事。而荷西就是陪着三毛“任性”,这样的爱情,这样的伴侣,让人羡慕。
他们的自由生活并不是财富带给他们的,甚至他们过的很穷苦,在沙漠里要自己去很远的地方打水,许久也无法洗澡。
后来荷西在一次潜水工作中身故了,三毛自此以后仿佛失去了翅膀和灵魂。在她的世界里好像看到的都是悲伤。她答应琼瑶说不自杀,有了这个承诺她坚强的生活了12年。期间只有文字可以让她安定。她在这段时间几乎走遍全世界,看所有她没有看过的风景。回大陆探亲,拜访《三毛流浪记》作家张乐平先生,她把她所有的心愿完成了以后,最后还是自杀了。她无法继续她的承诺,无法尽孝,让白发人送黑发人。
她对沙漠的爱,对丈夫的爱,对大自然的爱,都要归结于对生命的无比珍视。爱有多深,失去就有多痛苦。用现代医学来看,这位敏感的奇女子,可能是因为抑郁症而自杀,从她《梦里花落知多少》字里行间能够看到的都是悲伤。三毛的自杀不是因为对世界失望,而是因为对这个世界太爱了。
即便三毛在48岁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她在短暂的人生中留下的却是让人羡慕的自由。她可以自由的逃课去墓地看书;可以自由的努力成为留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自由的去向往的撒哈拉沙漠生活;可以自由的恋爱;可以自由的去周游世界;甚至可以自由的结束自己的生命。她一直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便这个过程有多苦,她都是享受的。
我们生活中有太多事情会拴住我们的手脚,我们无法像三毛那样,毫不顾忌的勇往直前。至少我不行。我可能吃不了撒哈拉沙漠自己走很远的路打水的苦。家人不会同意我前往远方追逐自己想做的事。可能还有子女,要为子女和老人的生活奔波。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在平稳中长大,就好似要平稳的按着大部分人的生活轨迹生活下去。
所以三毛是个奇女子,做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看完三毛一生的经历,却也是只能羡慕这样精彩的人生。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继续保持阅读,用最小的成本去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