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处处强调“用”的价值社会里,“闲”似乎就和“无用”划上了等号,成了“无用”的代名词。符合我们价值期待的,就有用;不符合我们价值期待的,就无用。这几乎成了我们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人人都在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有事可做,有事可忙,人人也都在强调和证明自己可以为人所用的那份价值和忙碌,仿佛你的价值和你的忙碌成正比,一空下来,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一空下来,就成了一个无用的闲人。人们越来越拒绝“闲”,越来越远离“闲”,害怕“闲”。一闲,仿佛就立马有被淘汰的危险,一闲,就立马会被怀疑“游手好闲”。如果西方哲人说的“诗意的栖居”是每一颗心的原,那么,太多的人都正在“背井离乡”的路上;忘记了这个世界的一头,虽然有看不见硝烟的属于你的战场,另一头,却也必定有等待着你的美丽沙滩和阳光。这个世界,有争分夺秒,时不我待,也有闲庭信步,安之若素。而所有被赋予优雅与高雅的事物,都不会和功利与忙碌有关。
拿图书来说,那些商业上成功的所谓畅销书,也多是以服务各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为目标,它离人的“自我实现”很近,离人认清“自我”之内心自省与觉悟的大精神很远。而人生的来与去里,类似于“自我实现”这样的“拿得起”,是一种本事;而超越自我、在“我是谁”里溯源中的“放下”,才是真智慧。在这种智慧里,我们需要的是既懂得享受竞争和忙碌带来的尽情尽兴,又能懂得享受清风明月、拈得一叶的“闲”之妙趣……
要知道,任何可以滋养人内在心灵的事物,都无法在有用无用的层面来解读。看似无用的“闲”,有时候也可以是另一种形式的大用。这个世界所有美好的事物,在实用的层面,都看似无用――比如一朵花,比如一幅画……这些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需要一份所谓的“闲心”去接近,去品尝。闲不下来的人,是没有可能和“自己”真正相遇的。他和他自己,永远隔着做不完的事这堵“墙”。 正如印第安人在古老的谚语里所说:身体走得太快的时候,需要停一停,歇一下,等你的灵魂赶上来。
如果一个人充其一生,只会和教科书、工具书这样的“非闲书”打交道,那么,他的命运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把自己训练成一个貌似志得意满的过客――可以想见,那个充满梦想和创造力的年轻小伙,无需多久,就会变成一个无论职位多高、依然难逃疲于奔命之职场宿命的中年男。
“闲书”不闲,这里的“闲”,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书”。没有坐在轮椅上的不得不“闲”,就不会有如此直接地叩问生命、撼动文坛、感人至深的《我与地坛》。没有坐在咖啡馆里交不起电费的失业的“闲”,就不会有后来版税收入甚至超过女王财富的《哈利・波特》。如果说我们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传奇、我们每个人本身就是一本大书的话,你能说,史铁生用生命写下的厚重的这一本,是“闲书”吗?你能说,J.K.罗琳问鼎人类想象力之巅的那一本,是“闲书”吗?你能说他们在文学里和世界对话、和生命、梦想对话而形成的这一本本书,是闲书吗?
许多学生认为,分数才是硬道理。大多数人的大多数阅读时光,几乎都是在教辅书的挤压和陪伴下走过,好像只有教辅书在手才算是正儿八经的用功。课外阅读,在堆积如山的作业面前,越来越变得奢侈。大人们说得最多的一句和书有关的话,恐怕就是“少看一些闲书”。时间这么宝贵的资源,怎么能浪费在和无关的“闲书”上呢?
现在,还有多少人,可以安安静静不带任何“目的”地享受那份阅读本身带来的乐趣与宁静?“闲书”不闲,后面也许还应该加上四字:闲而有心。因为“闲”何尝不是对自我内在某处的守望与守护?“闲”何尝不是一份拒绝躁气和热闹的自我警醒以及慢生活里的笃定?闲,是“写在人生边上”的一本大书;闲,是一份沉浸下来、无需言语的诗意的存在……
我感谢躺在书架上那些陪伴过我的每一本“闲书”,闲书有时候比教科书对我们内在的成长有更深远的意义。正是它们,让我不曾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丰饶和成熟错过。这份不为时空所限的思想的鼓动与激荡,这份心灵不被头脑奴役的内在力量的崛起,比那些知识性的教科书,更润物无声地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世界这本书中,属于你的那一页早晚都要被翻过去,即便良田万顷,我们也只能日食三餐;即便广厦万间,我们也只能夜眠八尺。又何必“欲壑难填”地忙于赶路,而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以为每天都在相遇,实际每天都在错过。人生可以是一个散步者的路,也可以是一个赶路者的路。无论是散步者还是赶路者,属于我们的那本人生的“大书”,都值得我们停停走走,边看边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