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二世、亨利八世等英国国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相信在关心国际新闻以及世界史的朋友里有这个疑问的不在少数,其实这个问题可以有一个特别简单的答案,就是这些称号都是他们的名字,而后面的二世、三世、五世、八世等等只是这个名字在这个王族的国王/女王里出现的次数而已。
关于西方国王与女王的命名
西方的各国国王和女王的名字看似复杂,比如叶卡捷琳娜一世、利奥波德二世、维多利亚一世、本笃十六世等等,但实际上却非常的简单,因为这些称号就是这些人在当上国王或者女王之前的名字,而后面的几世说明的是他们是第几个在这个王族当上国王或者女王,同时也叫这个名字的人。
伊丽莎白二世
所以这些称号和中国古代皇帝的各类称号,比如庙号、年号和谥号等等具有一定主观评价意义的称号是完全不一样的,它们的含义非常单纯,而且除了起到识别作用之外,其实并没有任何特殊的作用了,最多可以再加上一点,就是如果后面的那个“世”前面的数字特别大,那么就可以说明这个王朝持续的时间已经很长了,所以之前出现过很多重名的君主。
比如前面提到了本笃十六世,就是梵帝冈的教皇,而梵帝冈名义上从罗马帝国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之后就没有中断过,所以这个国家的君主称号中会有一些数字特别大的,除了这个本笃十六世,在1960年代还曾有个教皇被称为若望二十三世,这也就意味着在他之前,曾经有二十二位教皇叫若望(约翰)。
在英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亨利八世
同样道理,英国的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亨利八世、爱德华八世和乔治六世等数字比较大的帝王称号,其实这也反映了英国王室的传承时间,可以说是从公元1066年诺曼征服开始就一直传承到现在,虽然其间也曾有过几次改朝换代,比如最近几百年就曾经有过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朝、汉诺威王朝和温莎王朝等,但因为各个王族之间都有一定的传承关系,所以其君主的名字也都是一直按照同一个排序排下来的。说到这里,再说一下英国这些王朝的名字,其实也特别简单,就是这些王族的姓氏,姓什么就是什么王朝。
国王/女王称号与普通西方人姓名之间的关系
而其实欧洲国家这些王族的称号完全是来自普通人的姓名习惯,因为在西方没有姓名避讳这一说,而且跟亚洲人的习惯完全相反的是,西方人不但不会避讳姓名,家族里一些有成就或者感情极深的人,后人还会故意用他的名字给后代命名,以示纪念。所以在西方国家里,父子、母女、祖孙、不同辈分之间的亲戚同名的情况极其常见。
美国著名民权律师马丁·路德·金的名字后面其实要加Jr.,因为他和他父亲同名
而当出现这种近亲之间的重名情况时,为了区别,就会在晚辈的名字后面加一个说明简写,在英语里这个简写是Jr,它代表的英语单词是Junior,在人名里这个单词翻译过来就是“小”的意思。其实这种名字在西方国家是很常见的,比如美国的著名影星威尔·史密斯,他的名字就是带有Jr.的,也就是如果严格的翻译过来,他的名字应该被翻译成小威尔·史密斯。另外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民权律师马丁·路德·金,其实他的名字也带有Jr.。但咱们中国人熟悉的美国父子总统布什和小布什其实是个中式称呼,他们的名字并不完全一样,所以小布什的名字在英语里没有小的意思。而针对一些同名父子都是名人,或者儿子的名气比父亲还大的情况,有时西方人为了不把父亲和儿子搞混,会在那个提到那个父亲的时候在他的名字里加一个代表“老”的缩写Sr.,但这种注释一般不会在正式姓名里写出来。
此外如果普通人祖孙三代都感情特别好,三代人都同名的情况也不算特别罕见,这时第三代的名字就会叫某某某某三世(theThird)了,西方王族里几世几世的名字就是来自于普通人的这种命名习惯。比如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三世,他的名字里有“三世”不是因为他们家也有王族身份或者家族地位显赫,而是因为这是西方文化圈里常见的取名方式,只是说明他和他的至少两位长辈(很可能是父亲和祖父)完全同名。
菲律宾人的姓名也深受西方传统影响,阿基诺三世就是个典型的南欧人名字
只是王族的姓名毕竟很多时候是要用在正式文件等正式场合的,所以王族的名字就更加正式一些,而且无论是不是父子、母女或者祖孙,只要同一个王族里出现同名的人当国王,就会在其称号后面加上出现次数的序号,第二个就是二世(theSecond),第三个就是三世(theThird),后面以此类推。
所以现在的英国女王被称为伊丽莎白二世,因为在公元16世纪,英国王室已经有过一个名叫伊丽莎白的女王了,她是伊丽莎白一世。而在现任英国女王身后,如果是王子查尔斯即位,按照正常情况他会成为查理三世,因为之前英国曾经有过两位叫查理(查理和查尔斯是同一个名字不同的译法)的国王了。不过之前的这两位国王查理的名声和遭遇都不太好,查理一世是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斩首的国王,而查理二世在位期间英国的国力下降的非常严重,所以2017年曾经有报道说查尔斯曾和幕僚探讨自己改名,以避免成为查理三世的可能性。
查尔斯在未来可能会成为查理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