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这一方土地上有着豪迈的文学作品,勇猛的征战武将,也留下了数不尽的“中国名片”。那么在这些人中,你知道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杨万里的诗有哪些?他的一生又有多少让人为之感叹的事情呢?相信这个问题很多朋友都并不了解,甚至很多朋友可能在提到这个人的时候,也是需要查阅资料才能想起的。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杨万里
一、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
杨万里,南宋杰出爱国诗人(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作为一名政治家,杨万里拥有着极强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主张战争,反对进行卑躬屈膝的议和,他曾多次进行上书,痛陈国家利病,力排投降之误,面对国家沦丧,他不断告诫统治者要用谋略取胜。杨万里的诗歌在当时就有了很大的成就,影响了当时很大一部分诗人,他广泛地向前辈们学习,但从为被其所限制,在创作上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杨万里不喜欢依寄他人之下,伴着他人的脚步进行创作,他总是不断的进行创新,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诗风。
二、杨万里资历
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4239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其词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风格清新、活泼自然、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抒发了其热爱生活、拥抱大自然、忧国忧民的浓厚情怀。
三、杨万里的成就
杨万里是一位爱国者,又是一位政治家。他力主抗战,反对屈膝议和。在进奏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他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排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面对中原沦丧、江山唯余半璧的局面,他指出:“为天下国家者不能不忘于敌,天下之忧,复有大于此者乎!”(《千虑策·国势上》)告诫统治者要时刻不忘备敌谋敌、御敌制胜。
杨万里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他一生视仕宦富贵犹如敝展,随时准备唾弃。在作京宫时,就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盘缠,锁置箱中,藏在卧室,又戒家人不许置物,以免离职回乡行李累赘,就这样“日日若促装”待发者。这与那些斤斤营求升迁、患得患失之辈适成鲜明对照。
杨万里为官清正廉洁,不扰百姓,不贪钱物。江东转运副使任满时,应有余钱万缉,他全弃之于官库,一文不取而归。退休南溪之上,自家老屋一区,仅避风雨。当时诗人徐矶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正是他清贫一生的真实写照。 杨万里的诗,在当时就有很大的影响:“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
杨万里一生留下大量抒写爱国忧时情怀诗’篇。他充任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因往来江、淮之间,迎送金使亲眼看到沦丧于金国的宋朝大好河山和中原遗民父老,心中郁满国家残破的巨大耻辱和悲愤,爱国主义诗歌创作表现得最集中、最强烈。
如著名的《初人淮河四绝句》:“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其一)”“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莺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二”(其三〉唱出了灾难深重中爱国士人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情感。又如在见到金山吞海亭已成专为金使烹茶的场所时,他发出痛苦的呼喊:“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百姓,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江东转运副使任满之后,应有余钱万缗,但他均弃于官库,一钱不取而归。
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此始终不得大用。实际上他为官也不斤斤营求升迁,在作京官时就随时准备丢官罢职,因此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费,锁置箱中,藏于卧室,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怕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
后来赋闲家居的十五年中,还是韩侂胄柄政之时,韩新建南园,请他作一篇“记”,许以高官相酬,万里坚辞不作,表示“官可弃,‘记’不可作。”以止数事,可以想见其为人。诗人葛天民夸他“脊梁如铁心如石”(见《南宋群贤小集.葛无怀小集》),并非谥美之辞。
四、杨万里的性格特点
1、逮谁跟谁死磕
杨万里出道不算晚,不到30岁走完了所有法定程序,到湖南开始了职场生涯。当时南宋鹰派代表人物张浚也因为降职呆在湖南。杨万里托了熟人的门子,好容易才见到了张浚,见面后就跪下请求老江湖指点迷津。张浚只说了一句话:“宋哲宗年间红人多了去了,但只有邹浩和陈瓘才算真正的人物。”邹浩和陈瓘都是北宋末年大臣中出名的犟种,敢跟权倾一时的蔡京拍桌子。这话正对了杨万里的胃口,此后他一辈子都是逮谁跟谁死磕的倔脾气。
杨万里在湖南主持全省科举考试,同事选出了第一名,杨万里拿卷子一看,上面的“尽”字写的是简体字。杨万里一下就来气了:这明摆着是没文化啊,非给个不及格不可。同事觉得这不算什么大毛病,跟他据理力争。杨万里嚷嚷:“录取了这样的人,到时候咱肯定会被大伙羞辱,哥们丢不起这个人。”硬是算他成绩无效。
不久张浚时来运转,再次出任宰相,杨万里跟着沾光被提拔到江西当了个县长。到了收税的时令,杨万里改了从前的章程,不再派税务人员下乡挨家骚扰,他把欠税公民开了一张黑名单张贴在闹市区。这个办法很君子,却居然让人家乖乖地把税交齐了。
2、这兄弟是一实心眼
抗金名将虞允文当了宰相后,某天到同事家串门,看见桌子上有一篇杨万里写的政府工作提案。虞允文看完后很赏识:“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强人。咱本来准备向中央推荐两个人,现在看来这杨万里应该放在第一位。”
虞允文初次见到杨万里后,马上拉着杨万里奉承一通,跟多年的哥们似的。宰相这么赏脸,杨万里倒也没轻飘飘地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反而挺实在地说:“大人您可看仔细点,咱那个提案都是知识分子纸上谈兵,哪能当真啊。”虞允文听了哈哈大笑,觉得这兄弟是一实心眼,很快就提升了他的职位。
那时张浚已经不在世了,他的儿子张栻因为工作理念不同跟虞允文干了一仗,弄得虞允文很没面子,就给了张栻一个降级处分。杨万里虽然是虞允文拉扯上来的,但觉得这事情是张栻占理,就又给政府打报告又给虞允文写信地猛活动,请求撤消对张栻的处理。尽管最后张栻还是开了路,但大家都对杨万里竖大拇哥:老杨够仗义。
3、皇帝老儿冲他发飙
宋高宗当了太上皇之后,80岁的时候,政府要给他举办一个上尊号的隆重典礼。杨万里和尤袤各自写了一篇文章,备选典礼上要宣读的官方文件。这时的宰相周必大是杨万里的老乡,就想推荐杨万里的文章。皇帝看了后说:“杨万里的文章读着太不顺口,还是用尤袤的吧。”周必大还想让杨万里当典礼司仪,皇帝又说:“杨万里是江西人,口音太重,让他当助手吧。”
回头皇帝跟太上皇一说这事,老家伙听了就变了脸:“姓杨的还在哪?怎么不叫他赶紧滚蛋?”皇帝没弄明白:“这话怎么讲啊?”太上皇说:“姓杨的当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在文章里把老子比做晋元帝,太不像话了!”晋元帝是西晋灭亡后建立东晋的第一个皇帝,和宋高宗确实有类似的地方。但晋元帝因为手下大将造反打得天翻地覆,活活被气死了,宋高宗多半是觉得这么比方很晦气。太上皇一发飙,第二天杨万里就被赶到了基层工作。
4、该发火时不发火
其实杨万里也不是火气总那么大。还在当官的时候,一次杨万里在单位跟人吹晋朝的“于宝”如何如何。正唾沫横飞说得带劲,他手下一马仔跟他说:“老大,那是‘干宝’不是‘于宝’。”干宝是《搜神记》的作者,也不算什么冷僻人物,杨万里不知怎么觉得挺新鲜,还问:“你怎么知道的?”马仔翻出一本韵书,在“干”字下面注着“晋朝有干宝”。杨万里一看,不但没觉得在大庭广众下丢面子,还乐得不行:“你是咱一字师!”
杨万里曾经作为中央特派员视察地方工作,地方领导当然卖力溜须。酒桌上有歌伎唱曲,其中一句是“万里云帆何日到”,里面正嵌着杨万里的名字。那时的名字类似于现在的美女海报,主要功能是看而不是用,直接称呼尊长的名字跟骂人差不多,歌伎虽然是无心出错但也非常犯忌讳,地方领导紧张得脸都绿了,可杨万里只是马上接了一句:“万里是昨天到的。”事情就算揭过去了。
5、跟奸相斗气
奸臣韩侂胄上台后,四处拉拢精英,准备放手大干一场,但杨万里看他就是不顺眼。韩侂胄造了一个花园,想请杨万里写一篇纪念文章,杨万里硬邦邦地说:“咱官可以不当,这文章绝对不写。”韩侂胄很不爽,不过也没拿他怎么样。后来写文章这活儿落到了陆游头上,陆游把作文写了出来,马屁精的帽子也跟着被扣上了脑袋。
韩侂胄虽然没有记仇教训杨万里,但杨万里看着韩侂胄这宰相气就不顺,干脆自己主动回老家不玩了。回老家之后杨万里整整窝了15年,政府多次返聘杨万里,但他就是要跟韩侂胄叫劲,说什么都不去。
有个远房侄子来看望他,不知好歹地大谈韩宰相现在怎么忙活着北伐收复失地。杨万里听得号啕痛哭,让家人拿来纸笔,写了遗书,大意是“奸臣当权危害国家,老杨我这么高智慧却报国无门,只能干瞪眼。老婆孩子,再见!”扔下笔,过世了。
杨万里的儿子杨长孺也继承了他的古板家风。杨长孺当地方官的时候,皇家宗室秀王召开疯狂派对,在王府的深宅大院里摆开阵仗暴撮。中场休息的工夫杨长孺出来遛遛,才发现这场宴会马拉松已经进行了两天。杨长孺回去后主动给上级写检查,说自己居然连着酗酒两天,愿意被扣除3个月工资作为处罚。听说了这件事,秀王吓得以后再不敢拉杨长孺下水了。
五、杨万里的诗歌特色
杨万里初学诗歌创作之时是学习江西诗派的写作方式,重视诗歌字句的在韵律方面的着意,杨万里后期诗风开始转变,由效仿前人的创作到师法自然,成就了其独特的诗歌特色“诚斋体”,其将就所谓的“活法”,就是擅于捕获那些瞬间就会消失的情感和乐趣,用诙谐幽默、亲切平实的方式进行文字的表达。
杨万里的诗歌作品十分丰富,并不拘泥于一种格式,有气势奔健豪放的、有细腻委婉的也有清新活力的。他还十分注重学习民歌的有点,在他的诗歌中融入了大量清新的口语,使人们读起来浅显易懂,应用自然且活泼。品味杨万里的诗歌,会感受到他诗风平缓,虽然用词用句平易幽默但构思方面却十分新颖、奇巧,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六、杨万里的诚斋
诚斋体的得名是源于杨万里。杨万里号诚斋,故称为诚斋体。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最后摆脱前人的束缚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要素之二是杨万里做诗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
文学思想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室南渡之初,即称之为“中兴”。隆兴元年(1163),宋孝宗即位后,社会各方面才渐渐走出偏安一隅的阴影,透露出真正的“中兴”意味。而宋代的文学思潮,也在此时有了新的气象。
国家的战乱反映在文学作品之中即为爱国主义情怀的高涨。此时反映百姓疾苦、战争残酷,收复中原的豪放诗词不胜枚举。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一部分文人,以爱国之心回归市井,书写生活的情趣,变俗为雅,在偏安苟且的压抑气氛中,在慷慨沉郁的创作思维中增加一缕清新的风。杨万里及其始创的“诚斋体”即此间之大成者。
首先杨万里诗的一大特点便是“主活法”。宋诗出现重大转折的理论根据之一即为“主活法”,“活法”,即与重视诗词旧格不同的,由形式转自内心主题创作的,重视主体才气发挥的一种创作风格与追求。
“当时谈‘活法’的人不少,但被公认为在创作充分体现‘活法’精神而别开生面的诗人是杨万里。”①周必大在《次韵杨挺秀侍郎寄题朱氏渔然书院》中说:“诚斋万事悟活法。”②由此可见,“活法”可以说是贯穿杨万里诗作的气。杨万里诗作中的“活法”首先主要体现在活泼自然的书写与生活情趣的描绘之中。
七、杨万里生平
杨万里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一生力主抗金,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
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 (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
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
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杨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 开禧二年(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八、杨万里诗味说
杨万里被世人封为“南宋四大家”,一生中作诗竟达2万多首,但只有4千余首被留传下来,是名符其实的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是抒发了爱国情怀和自然景物,并以七言绝句见长。而更受后人所追捧的是他的“诗味说”。传统的“诗味说”是偏诗歌形式,讲究节奏和韵律,而杨万里的“诗味说”更注重“味”,这是杨万里的诗学思想的重要核心所在。他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加以深化,使其内涵更为丰富,杨万里一以诗味论诗人群体风格特征,以“味”来纠正前人诗教中不光彩的内容,严格要求诗歌的含蓄隽永。
下面通过欣赏他为江西宗派作的序来研究杨万里如何以诗味论群体风格特征:“江西宗派诗者,诗江西也,人非皆江西也。人非皆江西而诗曰江西者何系之也。系之者何以味不以形也。东坡云:江瑶柱似荔子。又云:杜诗似太史公书。不惟当时闻者呒然阳应曰诺而已,今犹呒然也。非呒然者之罪也,舍风味而论形似,故应呒然也,形焉而已矣。高子勉不似二谢,二谢不似三洪,三洪不似徐师川,师川不似陈后山,而况似山谷乎,味焉而已矣。酸咸异和,山海异珍,而调胹之妙出乎一手也?似与不似,求之可也,遗之亦可也。大抵公侯之家有阀阅,岂惟公侯哉,诗家亦然。江西之诗,世俗之作,知味者当能别之矣。昔者诗人之诗,其来遥遥也。然唐云李杜、宋言苏黄,将四家之外,举无其人乎?门固有伐,业固有承也。虽然四家者流,一其形,二其味,二其味,一其法者也。”(《诚斋集》卷七九《江西宗派诗序》)。
“味”与“形”被杨万里用置到评论流派之中去,要判定一种诗歌流派,它的诗歌艺术技巧、题材等因素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最主要的在于对“味”的认定,则江西宗派之所以形成一个诗歌流派,也是因于此。而此处的“味”指的是一种风格意味的相投。从上文不难看出,江西诗派诗人之间所作的诗和他们的内在关系都存在着一种风格一味的暗通,为了让这看似虚幻的理论说得浅显易懂,杨万里做了这样一个完美的比喻:窭人、纡以银黄、缨以端委。杨万里哀叹诗坛的诗学倒流,大不如前,“舍风味而论形似”就像是是人又非是人,无法走上诗学的正轨。短短三个比喻叹出杨万里作为一代诗坛领袖对江西诗流暴露出的弊端和舍本求末的忧虑,同时也给这样的消极现象指出了一道明路——不要一味追求形似,而是要追求神似。总体说来,杨万里的诗味说是站在诗歌的风格特征本身的基础上,并没有脱离诗歌艺术的范畴,杨万里的“味”更多是指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杨万里无论是诗学传教或是作诗,都没有否定过诗歌中所反映的现实内容,相反的是,对传统诗教中的美刺,杨万里是持肯定态度,他并不认同那种一针见血、狂热愤青的诗学观点,而是主张在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中叙述自己对怨刺对象的内涵,让怨刺对象自我体会和琢磨,从而使他羞愧。
九、杨万里诗歌取景艺术
1、取景自然,各具风貌
“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三首》)“诚斋以为古人之诗得之于天,亦即出于自然”“然妙词绝唱,往往不自意而出,原非雕琢而来,抑且非雕琢可得。”“其文成于自然。”他的大量优秀的诗作抓住自然之景特征,因而各具风貌。
抓住季节特征取景。如“清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桑茶坑道中》)截取的是初春景象:阵雨初停,暖日和风,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绿花红,柳荫浓密。渲染出了明媚,和暖的季节氛围和生机无限的意境.而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于风中摇曳,又让人感受到大自然充满了春的律“动”之美。“郡池六月水方生,便有新荷贴水轻。雨莳独来无个事,闲听啼鸟语升平。”《雨足晓立郡圃荷桥幻》写雨后涨水时的新荷,点染了夏景。“隔树漏天青破碎,惊风度竹碧匆忙”,《城头秋望》给人留下很深的秋的印象。
抓住不同地域的典型景物、古道、物产等取景。如《秋日晚望》是有代表性的乡村生活美景:“村落丰登黾,人家笑语声。”“只么秋殊浅,如何气许清?”作者心怀愉悦,聚焦于一幅色彩绚烂的丰收图;晚霞映在溪中,夕阳犹在松梢,从清朗的空气中传来农家笑语声,这乡居生活是如此可爱。再如“许市人家远树前,虎丘山色夕阳边。石桥分水入别港,茅屋垂杨仍钓船。”(《将近仵市望见虎丘》)是苏州近郊的景色,诗人首先点出许市,著名的虎丘山,接着描绘了纵横的河道、石桥、垂杨和渔船。这样就准确写出了江南水乡的特色。
2、小景和谐,大景恢宏
杨万里的诗相当一部分取景具体而微,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如“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而有些诗取景又给人感觉大气恢宏。如“银山一朵三千丈,隔海飞来对面销。”描写南海波涛壮伟慑人的声势。在《峡中得风挂帆》中“楼船上水不寸步,两山惨惨愁将暮。一声霹雳天欲雨,隔江草树忽起舞,风从海南天外来,怒吹峡山山倒开。百夫绝叫椎大鼓,一夫飞上千尺桅。布帆挂了却袖手,坐看水上鹅毛走。”出色地写出大风来时峡谷中那种惊心动魄的场景以及船夫的豪迈气概和矫健身手,读来使人振奋。
3、手法高明,重视写生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是吟咏西湖美景的千古名篇,诗中的反衬技法高明,“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造句大气,读者能从诗中的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六月西湖的美景是与其他时节的美丽风光。这句看似脱口而出的大惊大喜的直观感受,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的色差,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美感。无边无际的莲叶仿佛与天连成一体,有“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感;而“映日”与又“荷花”相衬,一天一地,“映日”借“荷花”之色,“荷花”借“映日”之辉,更使整幅画面生动绚烂,多彩宜人。杨万里笔下的西湖风光,在朝阳映照下,满湖莲叶衬托着鲜艳的荷花,显得艳丽明媚。也以景致的艳丽反衬作者的离情别绪,这种取景艺术真是独具匠心,令人望尘莫及。
4、童心未泯,用心截取
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高手,用心截取很多童戏的场景。
他的《宿新市徐公店》里有这样的描绘:“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这首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
在《舟过安仁》则全视角地观察儿童,表现其稚气行为,选取了这样的景象:“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两个儿童坐在一只如扁舟般的小船上,令人奇怪的是他们在船上却不用篙和棹。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浅白话的话语,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他童心未泯,他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童心去感悟生活,也成就了他儿童场景诗的纯真、童趣之美。
结语: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有哪些著作。仔细看来这位诗人也是有着不小的影响的。也是由于王昌龄、陶渊明等人一般,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特殊才华。不过相对起来“运气”似乎好了很多。但是在那个“指鹿为马”的年代,谁有知道冒死进谏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不过即使如此,这位伟大的诗人还是留给了后人可以拜读的好诗和值得学习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