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挤过高考独木桥的大二学生,却要向大学提出退学申请!离开校园前,他鼓起勇气,给自己所尊敬的一位教授写信,真实坦露了对于大学教育的失望。
学生的退学申请,也让教授惋惜和感慨:国家、学校现有的政策,不是把教师的精力引导到教学上,而是通过争科研项目,发一些并无多大意义的文章,来把学校的排名往前挪一点,以此多争取政府拨款或者政策倾斜。但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却并没有真正形成。
小Z的信,就像一面明晃晃的镜子,照进了现今大学犄角旮旯里种种不如人意之处,也映射出芸芸学子和园丁们对于大学教育、学术理想乃至人生规划的不同看法。
D教授:
作为学生,给教授写信对我来说,如同一场重大的考验。我既冲动,又惶恐。我内心反复挣扎着究竟该说些客气的、客套的话抑或是直抒胸臆、一诉衷肠。这种挣扎就好像听到某些老师在台上乱说一通而我该不该站起来指出一样。我甚至到百度上去查“如何给教授写信”。结果看到都是“他不会回的”之类浇冷水的话。但我私下里把您当作是一位亲切、开明的前辈,想必不会有泥牛入海的风险,因此愿意对您吐露一些隐衷。
我是完全没有资格去讨论“钱学森之问”的,但我希望中国的大学至少别像钱钟书笔下的三闾大学。朱光潜在教风败坏的武昌师范大学呆了不到一年就萌发了退学的念头。结果我步了朱光潜的后尘,也开始考虑退学了。
进大学前,我对大学的印象主要来源于我热情的表哥表姐,他们多次绘声绘色地向我描述大学的安逸、自由、放纵……但我考上大学后,决定彻底地约束自己。我坚决不带电脑、只带书到寝室,不到一个月,我寝室里就汗牛充栋了,然后又“充”到我室友的书橱上。学校开放借书后,图书馆就成了我的盘踞之地。大肆借书的感觉非常过瘾。每次精挑细选,不借满6本我是不肯罢休的,然后可谓焚膏继晷,不舍昼夜。有天晚上我看两晋南北朝的书看得兴起,差点把我熟睡中的室友吵醒。这些都是我短暂的大学生涯里的宝贵回忆。
可惜兴奋来得快,失望也来得快。部分老师的素质令我瞠目结舌。有个所谓的博士后给我们上课,第一堂课就念了三个错别字,连江山社稷的“稷”字都不识。这位“博士后”上课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请把书翻到XX页。”像这种照本宣科式的讲课,连高中老师都不如,却还厚脸皮地规定“缺课三次就取消考试资格”、“上课不许睡觉看杂书”。我感到专制并且死板的教师是尤其可恨的。
其他混饭吃的老师也不少,穿凿附会,吹嘘炫耀,哗众取宠,说自己每天要换一套衣服的,说自己是温家宝同学的……我怀疑那些涉及学问与道德的校训对教师是否适用。
还有大学里那些腐朽的制度,也让人失望。典型的比如听讲座敲章。听讲座应凭兴趣,结果现在纯粹为了敲章,即使听了又有何意义?我“有幸”在去年听了一场无聊透顶的讲座,关于灾后重建的。这场讲座的质量之差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但是趋之若鹜的同学,把教室挤得简直像地铁八号线。为了敲章,一场讲座就这样流于形式主义。
我想,倘若人一生始终不断追求自己所追求的东西,至少在老之将至的时候不会为虚度年华而感到后悔。可我常常会听到各种与我的想法相左的言论。例如,只有经济独立,才能人格独立。就像我爸常说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要先有五斗米饭吃。”
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学习最终为了什么?是为了兴趣还是工作?辅导员问过我这个问题,我毫不犹豫地说兴趣。自从我对社会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我清醒地认识到想要兼顾出世的精神和入世的事业是十分困难的。于是两者之间,我首先选择了出世的精神。我并不担心经济上的问题,至少在谋生上我是有自信的。我无意于成为财大气粗的富豪,但也不会成为卡夫卡笔下的饥饿艺术家。就像泰勒斯所证明的,哲学家有更乐于追求的东西去追求,想赚钱的话是可以比别人赚得更多的。对我来说,栖则一枝,饮则果腹就够了。
但工作还是必须的。我当然想舒舒服服做个现代版的“六一居士”,但我也向往有一份能为之奋斗的事业。比方说,当个称职的老师,辛勤的园丁,亲手去栽培祖国未来的花朵。
高考结束后,某某叫我去给他女儿补课。以他女儿的智商考高中都不太稳,给她上了半年课后,我彻底打消了做教师的念头。我终于深切体会到,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两件事就是聪明的小孩去听笨老师上课和聪明的老师去教笨小孩。
更多的时候,我倾心于当一个作家。我认为写作是一件有尊严的事情。我绝对不愿写那些媚俗的、下三流的校园故事或者玄幻小说。我也不愿意去给什么杂七杂八的杂志投稿。因为那些为了迎合征稿要求而去写文章的人根本不能称之为作家,只能称为写手。写文章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我想起了我参加高考的作文“他们”。当年据说有百分之六十几的人写汶川地震。我用肚脐眼也能想得出他们写的是什么作文,无非是主旋律,老干体,再唱一通高调。这不是他们的错,应试作文就是这么教的,拿个二类卷就很开心了。我当时写的是《诗经》中的世界,写那群生活在西周有着纯朴民风和原始魅力却又无名无姓的人们。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写完了我还颇为自得。但我知道分数绝对不会高。
考研的事,那是在我考大学前就已经决定了的。《荀子·劝学篇》里说“学莫便乎近其人”。在人一生的学习过程中,良师益友是不可或缺的。当然,考研能不能遇到良师还是有风险的。但是在我的理想中,我希望有一位良师能引领我真正地登堂入室。更重要的是,或许能遇到几个与我同心同志、并且最好有点“档次”的同学。
我从来没有把退学当作一场悲剧或者失败的经历。我把它当作一场考验,包括自学考试。正如您所说的,自考是非人性化的,旮旯角落的东西它都会考。不但如此,它的知识点大多都是教条式的,模板式的,练习题不少答案都是错的……但是自考也有好处,就是省时省钱。
我现在的生活仍然是一如既往地泡图书馆。但我也深深感到,一个人泡图书馆的学习是非常落寞孤寂的,我有时要提防自己闭关式的学习是否会“走火入魔”,有时为自己产生某些令人兴奋的创见,却又无处交流而感到苦闷。因此,“学莫便乎近其人”是我考研的主要目的。而求知欲则是推动我人生前进的原动力。将来的路是个未知数,眼底下我正忙着自学自考,看看破炉子里能不能炼得出金。
学生Z
【教授留言】
这位学生的来信,涉及到对当今教育界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看法,包括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问题、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问题、大学课程设置问题、大学本科教学中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人性化、合理化操作问题,还有大学教师的自身素质问题(这也跟只重科研不重教学的功利主义有关),等等。他的来信,也许会对愿意思考教育、思考社会未来的人,起一点砥砺思想的作用。
【读者留言】
大学已没有“文青”生存的土壤
——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ZJ
Z同学是一个怀揣梦想的“文学青年”。可惜,现在的大学早已不是适合“文学青年”栖息的净土了,所以像Z这样的学生感受到的只能是失望以至于绝望。对Z来说,退学也许是让自己退守图书馆,继续“理想”的最佳选择。
我和Z同学有着相似的想象——大学完全不应是现在这样。大学里应该有配得上教授之称的老师,应该有宽松自由的教学制度,应该有勤勉上进的同学。他们身处大学的目的,在于追寻真理,感悟生活,思考那些高悬于星空,或者根植于人心的问题。而不是教师为了评上职称而一味搞“科研”,也不是学生为了找个好工作而一心“考证”。
可惜这只是历史的回响和美好的想象。那些理想中大学应有的元素只是在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中偶尔闪现,之后就陷入长久的消逝状态。
Z退学了,而更多的大学生,像我一样依然置身于类似环境的大学中,从困惑、无奈,以至麻木,我们继续忍受着这个远离理想的大学,并且不可避免地被慢慢同化。在即将结束四年大学生活的时候,我常扪心自问自己究竟在这里学到了什么?答案总不乐观。
不如学着在现实之中改造现实
——Bamboo
Z同学,你把秉烛夜读以致吵醒室友当成是一件有趣的事,你觉得把书堆在室友的书橱上也理所应当,你觉得在给第三人的信件中评价朋友的“智商”并没有什么不恰当,你甚至觉得凡无心学术的同学,都因为“档次”不够而不值得交往。
但可惜的是,我们的生活现实就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至于“有志于学”与“非学术化”的差异,不仅本科教学中普遍存在,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学中也很平常。是为工作而学,还是为兴趣而学,都是个人的选择。虽然学术氛围缺失的确让人失望,但完善自身修习,不应轻易被外界左右,我们必得学会在现实之中改造现实。
在我看来,Z同学或许是因为无法合群而选择离开。不过在国内读大学,其实是这样一回事:城市里的独生子女第一次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生活在一起,随之而来的是私人领域与他人领域的交融碰撞。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应该以体谅去弥合,因为个人是在环境和他人的评价中定位自我,从而获得成长。否则,他就落入了自我中心主义之中。正如Z同学已经认识到的:“闭关学习容易走火入魔。”
人生随时可以转弯
——某高校青年教师小罗
退学不是什么大事,就和去餐厅吃饭一样,对不满意的餐厅,你可以选择投诉,当然也可以选择拂袖而去。这所大学不是你的,你无法改变它,但是时间是你的,你可以改变自己。只要还走得动,人生任何时候都可以转弯。Z同学,在这一点上,我赞成你的选择。
只是打算转去哪里,你想清楚了吗?在这封信里,我没有找到答案。我见过一些心气才气都很高的学生,他们同你一样拒绝平庸,鄙视无能,锐利得像一把刚开封的刀。不过他们是成功的,因为他们有着为学所需要的开放而严谨的态度。他们可以毫不惶恐地给教授写信,探讨问题甚至指出教授的错误,也可以毫无懊恼地接受别人的正确批评和珍贵意见;他们喜欢大胆地观察社会查探真相,却在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小心严谨;他们通过网络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不会让自己囿于一城一校。在考虑清楚自己的真正目标之后,或许这些同学的做法可供你借鉴。
不如变挑战为机遇
——上海理工大学教师
看完Z同学的信,我心里有个感触:可气之人自有可贵之处。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同学倒是也体验过当老师的不易,只不过他将之归结为“聪明老师教笨小孩”。最大的好在于,他对一个“老师”还是认可的,那就是书籍,书籍不仅就是老师,而且很多书籍本身也是由教师或是曾做过教师的人写的。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已经颇有成就的学生来给以前的恩师、一位名校老教授做寿,感谢他当初课上得糟糕——老先生学问不错,上课却差强人意,学生们听不大明白,很急,花了更多的精力对付这门课,反而学得更好了。
不如变挑战为机会吧。有的时候问题不在于是不是存在无能的老师,就如同我们可以大大讨论一下是不是存在“笨学生”一样,而是在于这个学生的心态和视角。特定的心态和视角下,就会看到无能的老师,将来踏上工作岗位,就会看到无能的领导,还有俗不可耐的同学、庸庸碌碌的同事……我不想对Z进行世俗化的教化,就个人而言,非常欣赏这样有想法、有个性、有才华的学生。社会现在更宽容和多元了,坚持自己的价值和学术理想,真正沉下去,会有所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