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又被称为双九节,是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这个节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尽管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淡化了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但在传统文化中,重阳节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以下是关于重阳节的诗词,包括作者和创作背景
1.《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作者:杜牧,创作于唐代的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生活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2.《九日次韵王巩》
宋·苏轼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非春色,腹病催人带酒休。
眼晕见花真是老,头垂嫌重懒抬头。
王郎若见应惆怅,更有归时即一流。
作者:苏轼,此诗写的是重阳节作者与王巩宴会饮酒的情景,展示了作者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情感。
3.《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作者:白居易,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席上的白菊,白菊色白似雪,在金黄的满园花菊中特别显眼,恰如重阳席上的白头翁,青春常在。
4.《九日登高处》
唐·王之涣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作者:王之涣,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南方艰苦生活的厌倦和对北方故土的思念。
5. 《九日思兄》
唐·白居易
九月九日重阳节,遍插茱萸少一人。
兄弟远隔天涯路,相思唯有明月亲。
作者:白居易,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思念兄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的思念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6. 《九日怀弟》
明·高启
重阳节近菊花黄,似望他乡故人赏。
昨夜月明如皎镜,今朝霜重似银墙。
云间鸿雁传书信,水底鱼龙引客航。
但愿弟兄长健在,何愁天地不疏狂?
作者:高启,此诗描绘了重阳节时思念弟弟的情景,表达了对亲人 的深深眷恋。
7. 《九日次韵王巩》
宋·苏轼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非春色,腹病催人带酒休。
眼晕见花真是老,头垂嫌重懒抬头。
王郎若见应惆怅,更有归时即一流。
作者:苏轼,此诗写的是重阳节作者与王巩宴会饮酒的情景,展示了作者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情感。
8. 《九日登高》
宋·范仲淹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溪水无情去,留君在此间。
重阳难聚首,万里思乡关。
盼君千里外,重阳共此欢。
作者:范仲淹,此诗描绘了重阳节时溪水无情流去却留君在此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9. 《九日次韵李厚》
金·赵秉文
嘉陵江色与天合,谷里人家白板扉。
自笑颇怀元亮兴,解鞍同趁酒船归。
作者:赵秉文,此诗写的是重阳节时嘉陵江的景色和作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厌倦。
10. 《九日山亭》
金·王之道
红叶飘零草色凋,雨声时节动江潮。
西风落日归何处?回首人间万里遥。
在这首诗中,作者王之道用“红叶飘零草色凋”的描绘,表达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短暂。红叶是秋季的象征,飘零则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草色变凋也暗示着生命的枯萎和衰老。这种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