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教案模板(关于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本课通过四个子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与老子、百家争鸣)。四个子目紧密联系,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大变革,在思想领域表现为“百家争鸣”。

通过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变法图强的历史,了解华夏族、华夏观念的形成过程,探究社会大变革带来的制度与思想文化领域的伟大创新。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能够理解变法的必然性,从而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了解这一时期列国相对地理位置和政局形势,对这一时期的发展有整体的认识。

学生能够了解诸侯争霸战争、社会经济发展与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孔子、老子学说以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这些基本史实,以及这些史实产生的历史背景;通过运用相关史料,学生能够自主分析诸侯争霸局面形成的原因以及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变化。

通过对相关史实的了解分析,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也加强民族认同和华夏观念的认识。

【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相关知识,拥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另外,在政治课的学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2.学生尚处于高一,对分析历史问题、探究历史现象的历史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史料研读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亟待提高,史料分析仅限于经验层次,尚未到理论方法层面。

3.高一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意识较强,教师需要正确积极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意义。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堂提问:你对“春秋战国”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只有一个简单的认识,能够回答出关键字词:诸侯纷争、儒家、孔子、百家争鸣、商鞅变法、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对关键字词的理解,将简单的字词串联成春秋战国历史发展的脉络。

二、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背景

展现了周平王东迁的漫画图片。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周平王为什么东迁?

烽火戏诸侯致使周平王失信于天下,最终内乱和犬戎的频繁入侵,周平王被迫将国都从镐京东迁至东都洛邑(今洛阳)。因洛邑(今洛阳)在镐京之东,此后的周朝史称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

春秋五霸

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控制力日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转向“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诸侯。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因此形成了“春秋五霸”。

问:同学们观察春秋列国形势图,找到春秋五霸分别在哪里了吗?分别对应的是哪五霸?

答: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三)战国七雄

提问:大家观察春秋和战国形势图,分析这两张图上的诸侯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春秋时期的晋国没有了,变成了韩、赵、魏三国,也有其他诸侯国消失了。

“三家分晋”: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

经过长期的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7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四)总结

从政治形势上看,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变化有两方面:一是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二是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使得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人国吞并。

展示材料,提问学生:春秋战国的分界线是什么:

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 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 刘向《〈战国策〉书录》

这则材料中正反映出战国时期不同于春秋时期的政治表现:政治和战争的目的从争霸转而成为兼并,兼并战争局面形成,原来的宗法制和礼乐制秩序受到冲击和破坏。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战国的分水岭,司马光也将其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

(五)华夏认同(课本第10页的历史纵横中讲到了华夏的概念。

“华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

孔颖达还讲到:“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这也就是“华夏认同”观念。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发展

提问学生:阅读书本,找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代表事物和进步标志。

学生探究,教师总结:

1.农业:

①铁犁牛耕的广泛应用

②各国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

③土地制度:井田制逐渐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2.工商业:

①手工业分工更细致,货币广泛应用

②出现了中心城市,私营工商业者富裕

3.思维导图

奴隶社会 铁犁牛耕开始使用 生产力发展

逐渐瓦解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

大量私田出现

土地制度:井田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封建社会 社会阶级:新兴地主、自耕农两大阶级

逐渐建立 (新兴士阶层迅速崛起)

政治:贵族政治逐渐瓦解 封建制度逐渐建立

(二)变法运动(主要讲解商鞅变法)

1.变法列表

国家 统治者 变法运动 成效
魏国 魏文候 李悝变法 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楚国 楚悼王 吴起变法 加速了楚国封建化的进程
韩国 汉昭候 申不害改革 取得一定成效
齐国 齐威王 邹忌改革 成为较强大的国家

2.商鞅变法

1、背景

(1)政治方面:①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了在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各国竞相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

②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地主农民两个阶级。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相继掀起了变法运动。

(2)经济方面: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生产力得到发展;工商业繁荣;实施变法是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3)为了增强秦国实力,秦孝公引进人才,变法图强,于是商鞅被重用。

2、目的:富国强兵

3、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此次改革不是站在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相反还打击和限制了贵族特权,因而其性质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课堂讨论】学生阅读课本,找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4、内容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涉及方面 内容 作用
政治 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打破世袭贵族的政治特权,发展官僚制度

废除“世卿世禄”制
经济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农耕,富国强兵
“平斗桶、权衡、丈尺”(统一度量衡)方便税收和交换,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打破世袭贵族的军事垄断特权,秦

国军事实力迅速发展,为秦国统一

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国家治理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

5、作用

(1)对秦国: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兼并六国逐渐成为秦国的战略目标,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对历史发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所以后世有人说“百代犹得秦政法”。

6、评价

提问:展示两则史料,提问学生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材料一: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骏刑…..君之出也。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人说惠王日:“大臣太重者国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秦策》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①积极: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对秦国来说,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秦国的中央集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消极:法律严酷导致统治暴政,激化社会矛盾文化专制政策束缚思想文化发展;重农抑商从长远看,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三、百家争鸣

提问学生:百家争鸣是不是就是一百家学说相互争论?

概念讲解:“百家”是泛指多的意思,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等;“争鸣”是指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一)背景

提问学生:阅读课本并结合所学知识,找出“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教师归纳总结:

1.经济: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土地所有制兴起;

2.阶级:奴隶主阶级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崛起

3.政治:宗法制、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制兴起。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纷纷变法图强;

4.文化:礼崩乐坏,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盛,士阶层的出现与活跃;

5.社会形势:各国争霸不断,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阶层受到重用。

(二)百家思想

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仁政、有教无类、“仁”
孟子 ”性善论“、仁政
荀子 ”性恶论“、隆礼重法
道家 老子 道,朴素的唯物辩证法
庄子 逍遥自由
阴阳家 邹衍 ”相生相胜“理论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法家 韩非子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问题探究】

1.思考:孔子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又有哪些局限性?

答:①积极意义: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治”“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

②局限性:孔子思想中的“礼”主张恢复旧有的统治秩序,偏于保守,不能满足诸侯争霸的需要。

2.思考:儒家、道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为何不受各国诸侯欢迎?而法家思想得到重用?

答:①儒家的政治思想较为温和保守,主张回到西周礼制社会;道家思想消极无为,主张回到原始社会;这两者显然都是复古倒退的思想,不能满足诸侯争霸的需求,因而不受各诸侯国的欢迎;

②韩非的法治思想是战国后期这一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限制贵族特权,维护新兴的封建制度,适应了当时中国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3.“百家争鸣”的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性质)

2)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的繁荣发展,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3)是战国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总结:

①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

在政治上,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映射了各种力量的壮大崛起,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丰富繁荣的文化又影响着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改革;

③在文化上,百家争鸣使文化由原来的教育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成为人人都能够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知识,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次,百家争鸣当中形成的学术派别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也要汲取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4230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8月14日 00:51
下一篇 2024年8月14日 00:51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