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目标
1、确保工程第一次交验合格。
2、满足规定的需要和用途,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强综合管理,以质量求效益,实行科学管理,精心施工。
3、满足用户对工程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期望(适用性、可靠性、耐久性、美观性、经济性)
4、符合社会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令或条例的规定。
5、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质量目标管理的组织保证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质量目标控制管理制度和落实质量责任制。认真贯彻公司按照ISO9001标准制定的《质量保证手册》和各个工作程序文件,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每道工序受控。并将总目标横向展开到各科室,纵向分解到各队组,做到环环相扣,人人有责,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管理网络。
三、质量管理体系
为确保质量体系能有序运行,成立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树立“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信誉第一”的思想。形成“人人心里有目标,人人手中有标准”,达到质量创优目标明确,工艺过程管理严格,施工监督认真负责,以强化全员意识为先导,以争创优质工程为龙头,以务实管理为重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保证的全员争先氛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基础,更是本工程实施进程中贯穿始终的主题。
1、由项目经理任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对质量全面负责承担工程项目建设实行全方位质量控制;负责组织实施人、财、物的高效合理运行,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确保承诺的实现。
2、技术管理层:各位项目管理人员在项目经理的统一指挥下,分工负责工程中的技术质量、过程质量等全面管理工作,科学地编制施工方案,及时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施工工艺,解决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问题,彻底根治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
3、生产职能保证层:落实实现优良的多项技术措施和工作内容,实行优质样板工程,以质量标准为准则,加大三检的力度,严格把好四道关口(材料质量关、质量交底关、优质样板关、成品保护关),实现各个分部达优。
四、质量保证措施
㈠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质量意识
1、加强思想教育,强化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使每个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以自己的优良工作作风来保证工程质量,树立“预防第一”消除隐患的思想,勇于实践,不断改进,提高工作质量意识。
2、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数量,质量与效益的关系,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高速度、高效益。
㈡建立质量管理监督、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1、项目成立质检组,直接在经理及主任工程师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本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检查,实行一票否决制,在检查中,如发现有违章作业的施工项目及个人有权随时指出纠正或勒令其停工、返工,必要时根据所造成的损失大小给予一定的赔偿或罚款。
2、工地成立施工技术室、试验室对整个工程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各项材料检验、试验、结构物理性能检测等,指导作业人员进行工作,各专业组的工作质量由质检室根据各有关技术质量标准,进行检查、评定。
㈢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1、建立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为首的质量目标责任制,推动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每月进行一次考评,考评结果与质量奖惩制度挂钩。
2、工程开工前,由项目部、项目部质检员组织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培训及交底,使全体职工理解公司质量方针和含义和项目质量目标,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
3、严格测量放线制度,满足规定的施工测量精度,为避免失误,建立测量双检制度。
4、开工前有技术交底制度,向全体人员讲解技术要求,操作方法,质量标准,使大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负什么责,做好工作标准是什么,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
5、落实质量“三负责”制,即谁指挥、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
6、坚持持证上岗,所有技术工人应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才能上岗作业。
7、贯彻先验工,后计价,优质优价,按质论价。
8、隐蔽工程验收必须提前请监理工程师认证签字后才能进入隐蔽工序施工。
9、建立原材料配合比检验试验制度,完善检测手段,用数据指导施工,做好各种技术资料的编制,收集和保管工作。
10、施工单位有关人员,要自觉接受建设单位,质量部门对施工全过程的监理检查,对监理人员指出整改要求的,现场施工员应及时认真地实施并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做好质量方面的控制工作。
①质检科每月组织一次大检查,项目部每月组织两次大检查,各施工队(班组)坚持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②在大检查中,按综合得分进行考核、评比,赏优罚劣。
③现浇构件,安装工程等以观感质量来考核。
④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坚决返工,工日自负,自己不愿返工而由他人返工的,所发生的工日加倍由责任人负责,损失的材料费赔偿的50%,由队组落到人,折算工日后在月底结帐时给予扣除。
11、分项工程自检、工序交接检和专检制度
①自检: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相应的分项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自检,经自验达到质量管理标准和设计要求,并经项目施工员、质检员验收后,方可继续施工。
②工序交接:工种间的交接检查:在上道工序完成后下道工序插入前,施工员应组织交接双方作业班长进行交接检查,经双方认真检查并确认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③专检:a:所有分项工序、隐蔽工程、由施工员进行质量检验评定,质检员核定等级。未经检验、评定的项目或虽经检验、评定但未达到质量标准的项目不得进行下道工序。b:专职质检人员在核定分项工程质量等级时,必须按质量评定标准,认真检查,严格把关。
④上述所有检查,必须记录齐全,签字完整,由项目资料员保存。表格样式按照国家、地方或行业统一标准执行。
12、“三不放过”原则:“三不放过”即对工程质量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对事故责任者及广大职工尚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对事故处理和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的原则。
㈣加强现场检查、搞好质量控制、推行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
1、把好原材料、半成品的入库制度,在入库时,必须向供货单位索取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单,必要时,要重新检验,否则不许使用,防止不合格的原料投入施工。
2、检查人员在复检过程中,必须认真填好各项复检记录,认证签字,作为各种原始凭证的保存和验工计价的依据。
4、推行首件检验制和样板工程制,每道工序必须先以小面积、小范围先试验,经检查认证符合质量标准才能大面积展开施工,这样工人在施工中有样板可学,并能从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质量。
5、班组每日坚持自检,做好检查记录,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质检员复核。
6、加强计量管理,对使用的计量器具要经常检查校正,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性。
7、配料、重量比、设专人按秤计量,做到盘盘过秤。
8、建立有效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9、加强现场的成品保护。
10、组织各种形式的检查,经常开展质量动态分析会,针对质量通病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11、推行质量记录管理制度
①质量记录的控制标识、收集、编目、借阅、归档、存贮、保管和处理。
②质量记录按照程序文件、工程项目名称或部位进行标识。施工记录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表式及有关行业管理标准要求标识。
③施工工程质量记录由项目施工员填写,质量体系运行记录由项目有关人员按照文件中规定的质量记录格式进行填写。
质量记录填写应真实、准确完整,字迹清晰,所填写数据、规格、型号、使用和检验部位应清楚,不得有涂改或模糊不清的地方。
④项目经理部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工程的进展及有关规定,对所负责的质量记录进行收集、整理、分类、登记。资料员对所收集的质量记录应按性质分类,按形成时间先后编目、编号。
⑤属于工程竣工资料的施工工程质量记录,由公司有关部门及项目经理部资料员负责收集整理,向业主移交、归档、贮存。
12、工程防护及成品保护措施
为了确保工程项目开工到最终检验试验完成及交付过程中质量完好。保证交付用户符合合同规定要求的产品特制定本规定:
⑴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教育全体职工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爱护公物尊重他人和自己的劳动成果,施工操作时应注意保护定位桩、轴线桩、标高桩、防止碰撞位移。
⑵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按正确的施工流程组织施工,不得颠倒顺序,防止下阶段施工损坏或污染前段工序。
⑶每道工序施工完后加以清扫并做好成品保护。
第二节 质量检测与试验
一、检测和试验控制
1、依据施工图纸、相关施工验收规划编制质量检验计划,计划包括;检查部位、检查标准、检查数量、检查方法和工具。
2、在确定检验数量时,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中所要求的检测频率和数量。
3、依照检验计划对进货材料,工序过程和完工的部位进行检查,检查由施工队专职质量员先检,项目部质量员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应积极配合业主、监理进行检查。
4、在计划所要求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数量完成前,不得将材料和工序放行。如因特殊情况需报业主批准,并做出标识,以便进行补检和补救。
5、在全部检验工作完成后,所有报告、记录整理好后,内部检验完成,可以提交监理和业主检查验收。
6、质量记录应填写齐全、准确,且能说明所有材料、工序和部位已全部按照标准要求检查完毕,且结果符合要求。记录同时应有追溯性,一旦出现不合格,可以从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中找出处理情况,质量记录要填明合格放行的专职质量员和监理或业主的姓名及职务、时间、地点等。
二、检测工具和设备的控制
1、对于工程检测所用的检测器具,进行登记造册。
2、工程开工前,按照计量器具管理办法要求的周期进行检定,校验,贴标签,保存校验证明,并在检测器具台帐上注明。
3、工程进行中,必须使用在检验期内校验合格的检测器具。
4、检测器具在使用、搬运、存放期间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以使其准确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5、 自制检测工具,严格按计量器具管理要求进行控制,以便保证其准确性。
6、对于工程使用期间到检验期的检测器具按照规定送主管部门进行校准,如发现其偏离标准状态时,应追溯评定工程各试验结果的有效性,防止不合格品的使用。
- 对于在检验期内,检测器具一旦发现受到损坏或调整不当等可能失准时,按以上内容进行处理。
三、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 1、 对于施工期间的一切原材料、半成品、正在安装工程或已完成工程,应对其进行检验状态标识。 2、 检验状态依照工程情况可分为:待检、合格、不合格、返工处理、报废,以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或使用。 3、检验状态由专职质量员进行标识,标识方法可用挂牌、油漆、贴标签等形式。 4、 检验状态应确保其及时性,应随工程进行及时标识,而且前一种标识在有后一种标识时应及时去除,确保标识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5、 工程中应保存好检验标识,必要时要留有记录。 四、不合格品的控制 1、对于专职检验员检出和确认的不合格材料、部件和部位,首先要做好标识和记录。 2、对于一般缺陷可由质量员直接通知操作者进行返工,处理。 3、对于主要缺陷或返工处理达到规定次数的缺陷由质量员报告项目工程师,由工程师提出处理意见,由操作者处理。 4、依照监理工程师的评审结果和处置意见,由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处理,记录不合格和返工情况。 5、 对于返工处理过的工程部位和部件重新由专检员进行检验,并重新按级别进行评审和处置,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和安装。 五、纠正和预防措施 1、 为防止类似质量问题的重复出现,对于规律性的问题,必须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提高工程一次合格率。 2、 记录和统计不合格情况,记录和统计监理和业主的意见。 3、 由项目质保工程师组织对造成不合格的有关人员进行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并记录调查结果。 4、 依照不合格性质和频次,由项目质检工程师组织提出是否针对不合格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经理。 5、 对于决定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不合格处,项目质检工程师和技术工程师联合拿出纠正措施。报项目经理批准,由项目经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 6、由项目质检工程师进行纠正措施的实施控制,以便达到预期效果。 六、质量记录的控制 1、所有工程形成的质保体系运行记录和业主要求的质量记录,都应及时做好标识、收集、编目、贮存、保管工作。 2、所有质量记录应由质检员统一在开工前提出目录和印发表格,在工程进行中检查质量记录的填写和保管情况。 3、 所有质量记录应清晰,保管应存放在适宜的条件下,防止损坏,变质和丢失。 4、 所有质量记录存放时应便于查找,并可随时提供给甲方和监理检查,质量记录充分反映工程质量情况和体系运行情况。 七、内部质量审核 1、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主任工程师、质检工程师、质检员等参与,在本工程中进行两次内部质量审核。以便确定体系运行是否有效。 2、 质检员定内审计划。 3、 审核后,由质检员编写审核报告,并通知被审核基层单位,需要采取改进措施时,由质检员提出建议,被审核单位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 4、项目质检员协助项目工程师,对基层单位采取的改进措施进行验证。 5、 内审结果提交给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在工程进行中组织一次管理评审,以确保项目质保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八、培训 1、参加该工程项目施工的所有人员,在开工前均进行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施工依据的标准、规范、施工技术措施、操作工艺和检查要求等。培训时间为10-15天,培训方法为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 2、 参加该工程施工特殊工种,如检验员、测量员等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要进行理论的实际考试,持该工种上岗证上岗。 九、服务 1、一年的保修期内,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工程的回访、保修问题。 2、工程进行中项目部至少进行两次质量回访,掌握监理和业主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进行处理。 十、统计技术 1、为使质量保证工作科学化,在质量保证活动中,在确定、控制和验证过程能力以及工程特性时,均应采用统计技术,工地设统计员。 2、工程施工中使用以下统计技术: a.问题分析用直方图、系统图、散布图等; b.过程的连续监控用控制图; c.过程工序的多因素分析用实验技术; d.抽样检验用数量统计。 3、做好统计技术的培训和检查工作: a.在工程开工前,有针对性的对统计人员、质量员和QC小组成员进行统计技术学习,以免用错。 b.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公司工程技术部随时到现场对采用统计技术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帮助正确运用各种统计技术,解决存在的质量问题。 重庆茂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