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步骤方法

文言文断句步骤方法

  同学们在原则上可以掌握一个基本的步骤方法。

  第一、要通读让你断句这个文段,领会它的基本意思,这是个前提,如果没有通读文段,领会意思,是没办法进行断句的。

  第二、要遵循一个原则,在通读文段、领会意思以后,先断后点,也就是说先一小段一小段地断开,然后再考虑该用什么样的标点符号。

  从方法上看,同学们首先要注意借助自己掌握的古汉语词句的知识来断句,比如名词经常做主语或者宾语,遇到了名词、代词做主语了,就在它的前面断开;在阅读过程中,看见名词、代词在这句话里做宾语了,就在它的`后面断开。再比如,动词、形容词经常做谓语,一般讲,尤其是动词的前后往往都不能断开,因为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但是不及物动词做谓语例外。

  虚词在文章中主要起着帮助造句的作用,因为它没有什么实在的意思,这时候,大家可以从几个小的方法来考虑:如果有一个虚词是发语词,那么,当然就要在它前面断开,如“夫……”;有的词只是在语尾起一个帮助、表示语气的作用,例如“也”、“矣”、“尔”;再比如关联词,如果关联词关联前后的关系相当紧密,那是可能把它断开的,如果作用松一点,那么可以把前后两部分断开;再一个要注意的,碰到了“曰”、“云”,后面是人物的语言,这时候可以断开。

  此外,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有的词活用了,同学们一定要判断清楚,否则断句就会出现错误。

  文言文的学习与练习需要注意确定词义

  姚家祥认为,文言文的功力是个慢功,对古汉语知识的掌握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要力求借助语法结构来帮助自己确定词义,词义把握了,读文章困难就会少一点。

  例如“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君不在,则人肯固矣”。在这两句话中,都有一个“固”,前者“无……固”,显然是一个动宾结构,这个“固”,可以断定它是名词,而不是动词,不是形容词。第二个,在“固”前面有一个“肯”,“肯”是表示一种愿望的,后面跟着的一定是动词,可以发现,这两个“固”的意思肯定不一样了。假如在翻译的句子里碰到这样的情况,同学们一定要把上一行的“固”的名词性翻出来。比如翻成“能够有利于固守的武器和设施”。第二个“固”,就可以翻成“固守”。在考试中,如果是选择题,需要知道词性,借助语法知识的分析,如果是要求翻译,同学们一定要准确地把一个词一个词的准确意思翻出来。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51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13:37
下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13:37

相关推荐

  •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分析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分析   林蕴,字复梦,泉州莆田人。父披,字茂彦,以临汀多山鬼淫祠,民厌苦之,撰无鬼论。刺史樊晃奏署临汀令,以治行迁别驾。   蕴世通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推…

    2023年1月9日
    250
  • 初中文言文《口技》练习题

    初中文言文《口技》练习题   一、本文选自《 》,这本书是 朝的 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1.屏障( ) 2.呓语( ) 3.齁…

    2023年1月9日
    245
  •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的诗意:远行之人千万不要听那宫前的流水,送走人世间悠悠岁月的正是这水声。这两句是说,这宫前水潺湲流动,其声充耳,引起远行人…

    2023年3月13日
    345
  • 语文:文言文的复习法

    语文:文言文的复习法   文言文一直是困扰初一学生语文学习的难题。对于刚上初一的同学来说,由小学没有文言文到初中接触文言文,在学习中抓不住学习的方法,往往投入很大,到收效甚微。高中…

    2023年1月11日
    246
  • 《观书有感二首》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从题目看,这两首诗是谈“观书…

    2023年5月13日
    215
  • 古诗歌中常用的动物类意象解说

    1、蝉 : (1)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

    2023年4月9日
    20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