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苑长春》读后感1000字

每个人的生命不止花开花谢,亦有鹿去鹿归。好似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从告别开始。

乔迪跟随父母生活在佛罗里达州的垦荒区,美国南北战争刚刚结束,他们一家过着略显艰辛却也自给自足的田园牧歌生活。自幼便亲近万物生灵的乔迪是大自然的孩子,他追随父亲的脚步,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接触,与凶猛野兽搏斗周旋。

在一次狩猎中,父亲被迫击杀了一只鹿,留下一只孤独的幼鹿,出于对它的同情,乔迪将它收养。小鹿对乔迪生命的入驻无疑的一种别具深意的陪伴与慰藉,然而随着小鹿的逐渐长大,却变得愈发顽劣:破坏家具、啃坏庄稼,使得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几次三番的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作物,加之父亲的身体江河日下,生活顿转艰苦。出于对生活的维持和现实的无奈,父母不得已开枪打死了小鹿,乔迪悲痛万分,愤然出走。在外短暂地游荡之后,乔迪追忆起父母的劳累,经历着身与心的双重磨砺,最终羞愧回家,接替了身体不堪重负的父亲,成为家中的顶梁柱。自此,乔迪彻底告别了自己笑与泪共同挥洒的梦幻童年。

对童年的讴歌与珍重

《鹿苑长春》对童年的刻画是如轻似重的,“轻”体现在对童年美好回忆的珍视,“重”体现在童年浓墨重彩的讴歌。我们的童年好似愈发模糊了,儿时的溪涧与枝蔓在城市化进程中湮灭,同时消逝的是我们对质朴的追思与缅怀。曾几何时,那儿时的陀螺、弹珠、纸牌、漫画书已经在岁月中被侵蚀,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设备——智能手机,游戏机,电脑充斥着孩子的世界,至此,“童年”这一概念被迅速淡化,孩子与成年人的界限变得微妙,这便是“童年”的沉寂。《鹿苑长春》中的田园牧歌无疑是对返璞归真的一次回归,以慢节奏、慢生活的写作手法让读者从纷繁芜杂的现代媒体中抽身而出,倾听那遥远的孩童时期的潺潺溪水与与闻莺肆虐。小鹿的出现,变相是一种童年的回归。

对自然的敬畏与共生

即便乔迪一家时而因为生活所迫进行狩猎,却对生灵怀有无限虔诚,他们深知自己作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与自然和谐共生。乔迪同父亲追踪棕熊“大笨脚”、与好友“草翅膀”喂养小浣熊、爬上松树掏蜂窝抓蜂蜜、在静谧的林畔间垂钓,抑或饲养小鹿,谛听岁月静好……这些都是自然的味道、自然的声音、自然的景致。而现代社会,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与利用,已经致使生态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崩溃,我们好似已经有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聆听自然的美好了,我们,时常忘记了自己是自然中的一份子。

对生命的共情与虔诚

好似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从一场痛彻心扉的告别开始的。在对小鹿的告别中,乔迪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深沉,面对母亲的操劳困苦,读后感www.simayi.net面对父亲身体的日渐衰颓,乔迪被迫成长。就如同我们不得不告别童年的布娃娃,去外界同他人交流;我们不得不向亲人告别,去更广阔的世界闯荡;我们也不得不向从前稚嫩的自己告别,去迎接一次次新生的自己。如果说成长是在一次次相遇中萌发,不如说是在一次次告别中觉醒。就像《城南旧事》里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一样,小鹿逝去了,乔迪的童年也便凋零了,但这并不可悲,这促成了他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此后的生活是他一个人的战争。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743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2月26日 23:13
下一篇 2023年2月26日 23:13

相关推荐

  • 回忆童年的故事

    这是一篇初中初一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余忆童稚时”,这是沈复在童年里写的一句话。写了沈复在长大以后回忆小时候的童稚与快乐。 …

    2023年2月3日
    233
  • 英雄之心 ——读《水浒传》有感

       天下,英雄罕有。只那梁山泊里,便有半世英雄。    好汉因义气而聚,梁山因水浒而威。如果没有这一百零八位好汉,没有这一百零八颗英雄之心,梁山便只是梁山,平平无奇的一座山。  …

    2022年11月20日
    280
  • 《聪明不是天生的》读后感600字

    《聪明不是天生的》读后感600字: 读了晓玲叮当写的《聪明不是天生的》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原来以为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就是天生的聪明是错的。“天才出租勤奋。” 这本书上的其中一篇——…

    2023年3月31日
    229
  • 读《浮生六记》有感2000字

    人生有情处处春——读《浮生六记》有感2000字: 《春夜宴桃李园序》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在这短短的时光里,我们该如何度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历经世事…

    2023年4月1日
    217
  •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1000字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1000字! 建立自己的批判性逻辑思维模式。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接收到很多信息,例如与人沟通、读书、看微博、公众号等等。每个人对信息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有些人看过…

    2023年5月2日
    234
  • 《凿壁借光》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凿壁借光》这个成语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西汉,那时候有个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上学,但是他非常好学,就借别人的书来读。他白天要干活,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看书,家里…

    2024年7月21日
    18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