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教育,关系,规矩,电影。
在公交上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值酷暑却坐在一个刚好晒得到太阳的地方,公交摇摇晃晃盯久了头便晕晕沉沉的,但却总觉得自己文思泉涌,似乎对每一个话题都有自己的见解。
而如今舒舒服服的躺在家里的大沙发上,伸手可及的是零食与水果,风凉凉的从窗户吹进来万般惬意,却可能因为惬意过头而不愿思考。
也不想勉强自己写自己不想写的东西,所以就把这份完成了不到一半的小作文附在下面吧。
关于死亡
如果我马上就要死了,那我会怎么样呢。我想如果哪天我的答案是解脱,那就是我选择自杀的时候了。之前忘记在哪里看到过这么一段话。奶奶叮嘱孙女,明天要时刻保持整洁,至少要换上干净的内裤。这样横尸街头的时候被人发现的时候才不会难堪。
其实以前也是一个害怕死亡的人。惜命。每天每时每刻忍不住去思考最坏的情形。妈妈去上班晚了一点回家,妈妈会不会是遭遇了车祸于是担心的哭了出来。妈妈回家自然是要询问我问什么哭,在我说出理由后,妈妈勃然大怒。在她眼里这算是一种诅咒的行为。而我的这份病态也在她的一通猛打之后学会了内敛,还是会担心,但是不会再说出来。而久而久之,似乎习惯了不说出这份担心,也就习惯了不在拥有这份担心。
但现在对于死亡,却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更多的不是不舍,而是不甘。自己还有很多没有做的事情,不能就这样消失。但纵有不甘,却又不多,所以总的来看还是无所谓更多。
不仅对自己无所谓,对周围人也是这般。朋友,亲人。可能在我来看只是习惯,大概是明白终有一天要与他们分别,所以哪怕那一天提早到来对我也没什么。只是会有些孤独罢了。但是孤独又与独身一人没什么关系。哪怕身处人群之中,哪怕独居深山之内,孤独感并不会有所改变。只不过前者看着别人的喧闹,才有了一种自己也参与其中的感觉罢了。
关于教育
关于自由倒是与北野武先生想法不同。我认为自由并不体现在束缚上。比起北野武所举的足球场的例子,我更容易想到的是带着镣铐跳舞。如果是镣铐是束缚,舞蹈是自由。带着镣铐跳舞,自然不能否认其所展现出来的生生不息,但若想舞出自由那势必还是要摘掉枷锁。
突然想起之前看到的话,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那对自由也是一样的,束缚就是束缚,挣开束缚获得的才能是自由。而我这份观点的形成与我的成长环境也脱不开关系。我讨厌那些条条框框。讨厌语文题里固定的答题模板,讨厌英语作文永远的三段论,讨厌那些公式化的套路,讨厌把兴趣与成绩挂钩。可以为了喜欢而学习,却不愿意为了卷面上红的刺眼的数字去学习,似乎那样喜欢就不够纯粹了。
永远想着怎么让阅卷人满意,于是忽略掉该如何取悦自己。教育孩子呢,我本身是个不婚族,所以孩子并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但如果非要说该如何教育孩子,我想我还是更倾向于把她宠成小公主。怎么会舍得打她呢,光是看到她和他的父亲一样湿漉漉的眼睛,因愤怒而抬到半空中的手怕是只能狠狠的砸向自己。
的确,有许多东西是强求不来的。一般这个时候,我更喜欢对自己说,我不喜欢他所以我不要他。哪怕我知道我的逻辑其实是反过来的,读后感www.simayi.net因为我不能得到,所以我不喜欢。但最近却也开始逐渐反思自己。这样真的好吗,这样真的会快乐了吗。和我一届的尖子班,有一位久仰大名的学霸,在考上复旦后毅然选择复读,为了清华她决定再度过一次高三。
但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她最终去了人大。当然在我这样的学渣来看,无论人大还是复旦,都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但是在她来看,我相信两者还是有差别的,甚至差距很大。
她高考结束之后,应学生们自发运营的一个公众号之邀,写了一篇文章来讲述她的高三与高四。那篇文章明明是一年前看到的,却让我记到现在,叫做《落败都比懦弱来得光荣》。那个时候看完这篇文章,哭的不成样子。毕竟我就是懦弱的那个。而现在在想,或许我的重点应该放在落败。虽然于我,她大获全胜,走入喜欢的城市,读着喜欢的专业。可是她想要的,却是比这更耀眼的存在。
但即便如此,称她落败么,并不。因为落败也比懦弱光荣的多。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情是徒劳无功的。但是只因为它可能徒劳无功,就不去尝试,那简直是愚蠢至极。
对于这一篇里所提到的手机与网络。我个人也持有积极的态度。作为信息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在网络之中,固然有时收获了一肚子气,看到一群蠢人在说蠢话。但其实网络只不过是个平台,网络上蠢得要命的人生活上或许也迷糊的令人发指。
而我在网络之中得到更多的是途径。通过网络,足不出户,身无分文,却也得以窥得世界之貌。但也得说因人而异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对不对。我也确实看到很多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什么的。放那么多资源在你面前,但人只有两只手,所以必须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