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说到了我们为什么害怕谈论死亡。社会采取的“死亡否定”态度会让我们刻意忽视死亡的存在,电影、书籍等流行文化对死亡的过度渲染又会加深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过程所经受的折磨和由此导致的自尊的丧失,也会让我们对死亡讳莫如深。
其次,我们说到了什么是对待死亡的科学态度。学会把死亡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最好从儿童开始就进行死亡教育;当治疗没有意义时,最好选择临终关怀,享受生命的质量而不是痛苦地延长时间;丧亲者可以通过人际交往、疏导情绪、分散注意力等方式,尽快走出悲伤,开启新的社会生活。
最后,我们总结了如何才能“向死而生,活在当下”。当我们度过了有质量的一生,死亡临近时就不会充满遗憾;当我们在心理上不抗拒变老,就能体会真正的自由;当我们坦然接受死亡的存在,就能够更加从容地享受当下,成为一个掌控自己、充满力量的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书中提到的临终关怀医疗保障体系和社区服务支持网络是美国社会的产物,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体制和国家。而且,作者的研究案例更多来自英、美等国,忽略了其它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对待死亡的习俗和态度,有些内容或观点也就不具备普遍性。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学习和使用时斟酌鉴别的。但无论如何,当我们能够更加科学而理性地对待死亡,学会“向死而生”,生命就会有更大的机会变得更有质量。这点是毫无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