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鱼薇沫
15.6岁开始读张爱玲,那时像隔雾赏花,花朵虽美,却无法纤毫毕见,在未经人世的青春岁月里,难免会因人生空白而觉得生涩难懂。以致于看她的小说,如同点金折扇,波浪起伏中带着金光交错,在大脑中里凹凸不平,凸出来的不禁点头称是,凹进去如同水面的钟,影影绰绰,印象肤浅。
然而醉汉般跌跌撞撞读着,即便缺了几桢,依然不失精彩。唯有意境深深懂得,或许同类的家庭导致的情愫都是共通的吧,所以就算形若天书,也懵懵懂懂有着自己的见解。人到中年,重拾张爱玲,翻看她的传记,接近她的人生,解读她的小说,豁然之间如旭阳破云,无论怎样的兜兜转转,她的人生已然在小说中昭然若揭,那一幕幕人间悲剧,就是她的谶语。
魔咒一般的预言,在故事中一一呈现。《张爱玲,才华是女人最大的底气》呈出一个更加清晰的张氏,优美的文辞,精准的分析,让我们除了那段背负骂名的爱欲之外,更了解才情所以赋予女子的意义。
诗漫出版的民国才女系列,十分精致妥帖,我写过的林徽因也是出自这个系列。安雨笔下的张爱玲,遗世独立却又热爱红尘,有着窥探世间薄情的眼,也有着以身试爱的胆,更有后期洗去铅华的坦,她不复杂,本是个极简之人,向往美好安稳的生活,然而生活抱之于她偏是最残忍的试炼,但她依然笑对,以冷眼应对消极,终于盛开成一朵脱俗的花!
安之若素,素履之往,这人世她来过,她贡献了最美好的文字,足矣!
一、她的小说是一种预言
年轻是美好的,虽然生活贫瘠,但可以幻想爱情。我在她的年纪,同样写了许多本小说,现在翻开泛黄的本子,除了感觉幼稚之外,也会有一种对人生的感叹。我小说中的女主角,自立,独立,无论多么爱一个男人,一开腔都是:爱虽然好,但不能不尊重吧,你如果不尊重我,心里还想着别人,就不要来找我了。
然后哭着出国,笑着过最幸福的生活。琼瑶阿姨和张爱玲的依附男人小说,洗脑都未洗干净的反派,或许我最不喜欢的三毛才是对我人生观影响更大的。以上这段废话想说明的,人生观如同生命的印迹,那种骨子里的颜色,或许是明媚鲜艳的红色从她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得到,她的小说就是一种预言。
在张爱玲的第一部作品《第一炉香》里,看得格外分明。那时的张爱玲还是个小女孩子,没有钱,没有能力,没有快乐,困于家庭的各种矛盾中无法自拨,开启了自己文字的奇幻之旅。但是这篇文章奠基了她整个的人生色彩。姑妈的一句话点明了张爱玲的整个爱情观:你这个人呀,脸又嫩,心又软,脾气又大,又没有决断,而且一来就动了真感情,根本不是这一流的人才。
这句句都扣着张爱玲自身的性格。可她还是不死心:你让我慢慢地学呀!于是就试探的谈了谈感情,于是就越来越低,低到尘埃中,和薇龙一般,养着乔琪乔,她也养着胡兰成,可是男人的心呀,越是容易得到的就越不加珍惜。
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爱情从一开始就被她披了功利的外衣,金钱、名利从那时起就扯上了关系,就算她想谈一场不问出身,不问世事的爱情,也依然会循着她自己设计好的剧本发展,但人生这场演出无法彩排,一切都是定局,她逃不开自己的牢笼。
二、她的爱情一语成谶
张爱玲在认识胡兰成之前,就写了广为流传的《倾城之恋》,还没有谈过恋爱的张爱玲在故事里发挥了她无边的想像力,倾覆了一座城来成全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的爱情。但未经恋爱的她却被胡兰成薄情以待,同样是在乱世相遇,同样的风流人物,同样的喜欢招惹野草野花,胡兰成并未给她以现世安稳,还让她独自己戴上汉奸的帽子。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是张爱玲想给胡兰成的话,她所珍惜的也不过就是懂得。但懂得爱毕竟隔了一个承诺,被辜负的爱情终归是烟花一场。她在倾城的爱情里颠覆了自己的一生,终于一一应验了那些谶语,那些爱都是不圆满的,她也终究回归到了文字的层面。
张爱玲最终决定与他分手,: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我亦不至寻短见,亦不会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后来她便真的萎谢了,她总是在不对的时间遇到上更加不对的人,之后再遇到的不能够懂她的桑弧,两个人合作的顺畅,在感情上却无法合拍,再后来她带着一颗千疮百孔的心远去美国后,选择了与一位外国老者携手。
命运的剧本就是样把她写出最美好的华章,强制在她身上通演了一遍。或许她的小说中有一部是团圆结局的,一切就能改变?可毕竟她不是俗人,她是一枝独秀的张爱玲,哪怕用自己的生命演绎自己写出来的故事。她一直是我心底的白月光与朱砂痣,只是悲叹于她被命运的捉弄,可是民国时期,又有几个女子不被命运捉弄呢?那一个风雨际会的时代,在命运的洪流中。或许只有林徽因那种外柔内刚的性格外加运气爆棚的姻缘,能带来一个好的结局吧。
关注她们的故事,请看《民国女子系统》。女人,你可有自己的剧本,你也像张爱玲臣服于自己性格中最柔软的地方吗?如果是我,会大声说:NO!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