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经济史》读后感1000字

《战后日本经济史》读后感1000字!

作者:风来

读了野口悠纪雄的《战后日本经济史》,我的一点总结和看法。

日本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2个,一个是技术环境的背景适合1940年体制,集中资源办大事的“计划”体制,主要是钢铁、机电、轮船、石油化学等,这些重化工业,适合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大量经济活动不以通过市场合作为主,而是主要靠企业内部的分担和合作为核心。强调对集体的奉献的1940体制恰恰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

这个时代,日本、联邦德国和苏联,都是同样的经济体制,也都获得了在工业化上的巨大发展。

第二,是当时的国际环境对日本有利,日本当时拥有低廉的劳动力,通过大量生产工业用品,占领了发达国家市场。当时的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如果当年中国进入市场通过低成本劳动力来一起竞争,日本也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机会。

另一个很重要制度基础,就是低利率与资金配给,以及财政投融资政策。简单说就是大藏省给钱,1货币政策—低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及2财政政策—政府直接拨款或者定向投资。

这都是1940年体制的“优势”,其实也就是举国体制。这套机制在完全工业化的“追赶”阶段,非常好用。

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体制,虽然都是以市场原理为基础,但却都不依赖市场,两国都要求大企业承担公共责任,强调企业内部劳资协作,政府对市场加以严格限制,是具有统治倾向的经济。在那一时期,日德的举国体制战胜了英美完全依赖市场的体制。而核心的背景,是哪个时代,是重工业为核心,这与几十年后今天的市场核心和主导,完全不同,如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服务业为核心。

但在,1980年后,甚至至今,1940体制反而成了枷锁,阻碍了日本的发展。

在1980年代末期,地价暴涨,房价暴涨,整个社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辛勤劳动变得未必能带来回报,而空手套白狼或者哄骗特权阶层,读后感www.simayi.net却可以带来巨大财富,这样状况深深的刺痛了当时的人们和社会的尊严。此时,一个关于土地价格上涨的论调是,日本小,山多,土地资源不足,才导致的地价高。但这完全是错误的。1980年代的泡沫,可以说是1940体制已经不再适合,但还苟延残喘的结果。

在这种泡沫中,所有人不再踏实工作,整个经济并没有创造出附加价值,资源的总量没有增加,“从无产生有”是不可能持续的,就变成了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

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也是问题之一,因为无法调整的过剩雇佣问题,使得商业模式的调整困难重重,民间企业不应该承担过多的保障劳动者权利的义务,这应该是政府的职责。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779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4日 00:18
下一篇 2023年3月4日 00:18

相关推荐

  • 《金属魔手》读后感300字

    我读过一本科幻小说,名叫《金属魔手》。这本书的作者是彭柳蓉,她不仅是一个作家,她还是一个儿童科普杂志的主编。这本书十分好看,带给我紧张,惊险又充满爱的感觉。 这本书主要讲了月初是一…

    2024年7月13日
    134
  • 巴金的《家》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巴金笔下的《家》描述了一个五四时期封建的大公馆里。在这个大家庭里,有个三兄弟,姓高,名叫觉新,觉民,觉慧。高老太爷是这个家庭的权威。三兄弟都有着创新的的精神。 大哥觉新…

    2024年4月20日
    160
  • 《家》读后感700字

    《书的味道》 “书也是生活”――《家》读后感 说起书的味道,它不仅仅拘泥于油墨的清香,也不仅仅局限于淡淡的纸香,书之味是生活之味,是书中的酸甜苦辣,是书外的雨露阳光,生活少不了书,…

    2024年6月9日
    160
  • 走吧,去延安 —《延安,延安》读后感

    走吧,去延安 —《延安,延安》读后感 关于延安的回忆是醉人的纯酿,是岁月的珍珠,是氤氲的清香的气息——无声无息,却沁人心脾。延安,延安,边陲久安。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

    2022年11月19日
    303
  • 《父与子》读后感100字

    《父与子》读后感 买一套《父与子》注音版全集,我非常认真看完了。书中写了很多发生在父子之间的故事,有的故事反映与儿子之间的情亲,也有反映面对各种各样困难时与儿子怎样积极处理。特别是…

    2024年7月20日
    120
  • 读《好小子――童年故事》有感400字

    这个,我看了许多有意思的书,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罗尔德・达尔的著名小说:《好小子――童年故事》。这是一本作者不愿意称之为“自传”的自传。他记录的并不是作者的整个人生历程,而是写的他…

    2024年4月20日
    1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