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国》读后感1000字

《说中国》读后感1000字

1.整体观感:去掉细枝末节,用一个宏大的叙事来解释古代中国,把古代中国称为天下国家,只有文化边界,没有地理边界,具有普世主义,人文学科的好处就是,可以用多个数理模型来解释同一个事物,只要材料合理,逻辑严谨,自成体系,每个数理模型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解释功效。除了天下国家的数理模型,还是施展提出来的汉满蒙回藏多元模型,以及基于地理的布局天下模型。

2.这里要解释一下,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完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形式,古代中国的核心是奉天承运为正统以官僚制为组织形式,现代中国是以宪法为正统,以现代官僚为组织形式。所以在理解中国的时候,要区分是在讲古代中国还是现代中国。

3.纵观古代文明,古希腊、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都存在地理上的边界,古希腊是一个个城邦,古埃及即今天的巴基斯坦,西边是山川,东边是沙漠,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周围都是沙漠。只有古代中国,没有地理上的阻隔,这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有了一种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是天下,自己的行为准则就是普世的行为准则,在商朝这种天下国家就已经形成雏形,商朝按照同心圆的方式对外围进行文化辐射,最中心是政治中心,外围是大小的城市,更外围是文化接近的城市,最外围是各种方(也就是文化不等同于华夏的地方),这种模式被周朝继承下来,并且成为制度化,也就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确立,周天子将贵族分封出去,封邦建国以扩大文化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蛮夷被纳入华夏文明圈,例如齐国就是东夷的递盘,和华夏文化差异巨大,姜太公及后代被分封道齐国后,逐渐通话了这个地区的东夷人,让他们称为了华夏的一部分。

4.这种天下模式在秦汉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战国末期,各国都变法图强,最终由秦汉统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并且发行了统一的货币,汉朝时,汉武帝更是打通了西域,让华夏文化得到了更大的延伸。但秦汉时期的天下国家的范围还仅仅局限于中原地区,对北方的匈奴并没有覆盖,直到隋唐,正式将北方游牧民族纳入了华夏体系。

5.天下国家的模式发展到隋唐达到高峰,在唐朝真正做到了制度无边界,文化无边界,外交无边界。制度上改进了府兵制,将游牧民族和汉族进行融合;文化上,对所有外来文化高度包容,在长安真正做到了万国来朝,各种异域风情都能开花落叶;外交上,允许外国人在唐朝进行科举选拔,并且可以做到高管。

6.宋朝属于天下国家模式的转折点,由于宋朝是东亚文化圈的一部分,而不是主导者,所以导致宋朝在文化上变得更为保守和封闭,程朱理学也在此阶段形成,给人的行为和思想进行的禁锢,元朝属于外来统治,不按常理出牌,完全打破了之前皇权与官僚阶级的平衡,加上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开设锦衣卫、东厂、西厂,把官僚系统变成了自己的附庸,皇权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文化变得保守和封闭,皇权强大的情况下,明清时期整个国家都蜷缩一团,没有了隋唐的生机,也逐渐失去了天下国家的胸襟和气魄。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21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9日 10:38
下一篇 2023年3月9日 10:38

相关推荐

  • 捏鸡蛋

    这是一篇小学三年级5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今天,老师让我们第二天上课每个人必须都带一个鸡蛋,我们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带鸡蛋,而老师说明天再告诉我们。 上课了…

    2023年3月15日
    250
  • 开往春天的地铁

    这是一篇高中高一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时光荏苒,待我蓦然回首时,高一的生活就要画上一个句号。一个我自己认为还算圆满的句号。一年的欢乐,一年的挥汗如雨,…

    2023年2月5日
    231
  • 我读《三国演义》作文500字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我喜欢两个人物:一个是关羽,另一个则是诸葛亮。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的确,关羽自始至终…

    2024年4月5日
    161
  • 《皮皮鲁总动员》读后感350字

    我最喜欢读的书叫《皮皮鲁总动员》。不仅书里的内容生动、有趣,而且有很多令人深思的语句。这本书的作者是令我尊敬的一个人,他叫郑渊洁。 郑渊洁是非常有名的一位作家,他写的作品大多是童话…

    2024年4月13日
    146
  • 阅读《羊脂球》读后感2000字

    阅读《羊脂球》读后感2000字: 《羊脂球》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以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代表当时法国社会各阶层的10个人同乘一辆马车逃往一个港口的故事…

    2023年3月20日
    223
  •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600字

    【第1篇】 “诵读古诗经典,传承华夏文明”这是我们班黑板报上的一句话,我却不以为然,那些诗文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今天看了青少年经典诵读大赛让我转变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个环节是由小选…

    2024年4月18日
    1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