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

不妨像《奇葩说》上那样,先提出一个问题:读历史有好处吗?

“自我维持生存和自我发展的欲望,成为了人类伟大的推动力”,弗雷德里克·巴斯夏说的。每个人都存在大大小小的竞争中,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要充实我们的大脑,武装我们的思想。可我们一生下来就是同样的人,什么能改变我们的思想?环境、知识和时间。

这三者好像都轮不到由我们控制,环境和知识的改变是根据时间的推移来改装我们的思想。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既然不舍昼夜地涓涓流淌,如何来改变它,从而让我们的思想在竞争中拔得头筹?

环顾你四周,你看不见时间的踪影,但是你此时此刻站在的历史长河中,前面是未来,没人可以预测,即使你看见了未来,忍不住动动手指改变什么,就像蝴蝶动动翅膀,那你改变的可不只有你的思想,而是宇宙时空。你的身后是几万年的文明。

即使社会结构不同,环境、技术、观念都不相同,可是你可以在这一个个统一、灭亡、兴奋、衰落的轮回中找到闪光点。

希腊-罗马留下的古迹,雅典卫城的庄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代师生的传承。欧洲黑暗的中世纪。秦迅速的发展以及短暂的生命,汉武帝的“好战”英明,野心勃勃,万里长城史诗般的整修重造。

这些历史结点的背后是什么?是人,一个个有名或无名的人,它们的生存是如何维系的?生活是怎样多彩或无味的。

朱熹把人比作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旦抹去灰尘,将和过去一样明亮。

当你秉承着一颗当事者的心去阅读那些不同时代的人的生活背景,你会作何评价?

想象一下,你处在中世纪的欧洲,你是一名没有人权的农奴附庸,被囚禁在看似自给自足,实则麻痹人们的意识,无处不在的枷锁中。可是你每天要负多少沉重的徭役,任那个坐享其成,无情无义的领主打、骂、罚、买卖、侮辱,看着身边的人企图逃离庄园,脱离这个黑暗的中世纪,建立起人性化的制度,你会怎么想?反抗?起义?当时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中国的陈胜、吴广起义,他们人多势众,而你孤身一人,手无寸金。你会尝试寻找新生活,还是忍辱负重。

如果你是中世纪欧洲时期的一名领主,面对那些没有自由的农奴,他们跟自己一样,都是由猿进化而来的人,只是起点不同,你会对他们起丝毫的悲悯之心,还是不愿打破封建。你不妨像那样站在21世纪人们的思想去活一下中世纪的人生,你就会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由史前到21世纪的进化与净化——历史是事实,事实是已经发生的,是没有任何人在你耳边打扰你对历史的看法的,所以它是纯净的,就像清晨叶上的露珠,冬日车窗上的霜,实验室中的蒸馏水,而不是水龙头流出被漂白粉浸过的自来水,河中夹杂着各种生物代谢物的浪潮。

所以说,历史就像是可以真正拭净镜子上灰尘的水,让镜子保鲜、干净。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当你把你的思想拿出来放在历史这条奔流不息的长河中洗一洗,或许不能改变历史,但一定能改变你的未来。作者:姚兮远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299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0日 23:49
下一篇 2023年3月10日 23:49

相关推荐

  • 《千年一叹》读后感600字

    当曾经的辉煌成为寂寞,当古老的神庙已经残缺。千年走一回,当人们开始遗忘,那一阵阵叹息声也只成为无奈,文明已衰落,历史也开始褪色。 《千年一叹》的旅途本质就是寻觅中华,寻觅各国文化的…

    2024年6月10日
    169
  • 《青铜葵花》读后感1500字

    任・・重逢――读《青铜葵花》有感 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写爱――致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 ――题记 ,无聊的我一眼相中了这本书,纯…

    2024年6月22日
    183
  •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800字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之一,它不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淘汰,反而越来越深入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这本书引发了无数人的联想,它被译成了所有语言而流传于世。 《致加西亚的信》…

    2024年4月4日
    168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1000字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1000字! 最近新粉了一个大“明星”,他有着条件优越的家庭却没有安心做一个到处呼风喝雨的富二代,而是在19岁那年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航海这项危险的工作以实现…

    2023年3月8日
    230
  • 我从来没有这样感动过

    这是一篇初中初一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在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令我们感动;总会有一些人做出一些事情令我们感动………

    2023年2月5日
    280
  • 《黑色记忆》读后感400字

    7月7日,我和一家人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在里面的书店看书。突然一本叫《黑色记忆》的书吸引了我,我打开后仔细一看,哦,原来是记录南京大屠杀的。这本书让我感觉很有意义,于是我就买下这…

    2024年7月22日
    2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