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2000字

“回忆”“细碎”“冷静”“渴望”“人性”“生活”“多叙述手法”“儿童视角”,这是我读完余华《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想给它的几个标签。

在自序中,作者非常明确地说这是一部关于回忆的书,因此,回忆的影子无处不在,我理解为:回忆过去、记录过去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出发点之一。从儿时有记忆的时刻开始写起,作为家里无足轻重的人,“我”在六岁时就被亲生父母送给了别人,青春时期再度回到家里,这十多年,见证了两个地方里的风景变化,也体验到了两个家庭之中的人性冷暖。细碎的笔触,冷峻的观察,儿童的视角,构成了“我”眼里的人间喜剧,也透露着“我”对人性的解读。

说到“人性”一词,我想没有比余华的作品更有表现力的了,无论是《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还是《兄弟》,只要读过他的作品,都能找到自己或周围人的影子。《在细雨中呼喊》自然也是如此,作者极力刻画了几个下流的人物:一是“我”的父亲孙广才,如果用两个词来概括这个人物,我想应该是“无赖”与“愚昧”,在性面前,父亲表现得尤为丑陋和赤裸裸,且不说有家室去勾搭寡妇,将自己家的东西一件件地搬向寡妇家,单从他对待儿子未婚妻和后来的妻子无礼一事上,就足够让人惊异;在对待父亲方面,“我”父亲的表现尤为讲究孝道中国人所诟病——祖父躺在床上20多天,最期盼祖父死的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父亲,祖父去世之后,最激动开心的不是别人,也正是“我”的父亲。但就这两点来看,父亲最后意外醉死在粪坑里实乃罪有应得。二是“我”的邻居王跃进,一个差点使少女怀孕而不想负责的人物,一个面对女人上吊只会吓得屁滚尿流的男人,在读到这个人物时,只有呼呼生气而无可奈何,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想“渣男”是不为过的。

读完之后不禁会想:中国上世纪70年代存在这样的一些人物吗?我想是存在的,甭说上世纪,就是现在,这样的人也存在(也许还不少)。除了这两个典型下流的人物以外,作者还刻画了几个鲜活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懦弱善良的母亲、体弱神秘的养母、有一丝温暖的养父、故作姿态的老师们、单纯卑微的同学和兄弟们、年迈神秘的陌生奶奶、威武智慧的祖父、温暖善良的朋友们、性格各异的邻居们……应该说无论哪种人物,都有着人性的闪光点和污点,比如:给过我一丝温暖的养父最后因为偷情被发现而自杀;威武智慧的祖父也有卑微懦弱的一面;懦弱善良的母亲一辈子都活得唯唯诺诺,到死的时候还在为自己鸣不平;温暖善良的朋友们也有出卖和背叛,也有捉弄和嘲讽,也有势利和傲慢……余华的笔触不走极端,刻画人物全面而立体,没有纯粹的善与恶,我想,这才是最真实的人物和人性。

回到“我”这个人物本身,就身份而言,“我”的名字是孙光林,只是芸芸大众中的一员,平凡又卑微的农民家的儿子,没有什么存在感。无论是“我”的父亲,还是村庄里的人物从来都对我持贬低态度,所以,我的生活不够热烈,没有足够多的诱惑和掌声,这导致“我”缩在一个被冷落的角落里,以一个平静的视角去观察着这一切,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我”看到了男人们在性面前的强烈又无助,看到了人们在死亡面前的丑陋与无力,看到了人们在离别面前的无知与担忧,看到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些许恐慌与无助。在这个已经制定好游戏规则的世界面前,在成年人引导的游戏规则面前,每个人都处于命运驱动状态,儿童更是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无论是被抛弃、患病而死、被领养、被强迫认错,总之,生活里有了太多别人的力量,导致“我”陷入了一种“求而不得”的状态,因此,内心一直不断地渴望:渴望友情、渴望温暖、渴望理解、渴望善良。小说的名字中有“呼喊”,我理解为是“作者内心的渴望”。儿童的视角往往能够观察到更多更本质的东西,虽然不理解,也不敢反抗,可是对于生活的解读就在这一帧帧、一幕幕的观察中慢慢渗透,最终形成个人的世界观,伴随终生。

再从“回忆”角度谈谈小说的写作手法,我们都知道的那些人物景物描写手法,余华已经运用自如,炉火纯青,我的摘录部分已经有所展现,读者们不妨领略一下其风采。令我最震撼的是余华关于死亡的描写,作为一个生活自在之人(至少心灵是自由的),如何得知一个人死时的心理和状态,而且把它写得如此透彻,读后感www.simayi.net非一般的阅历所能及,如不是观察太多生老病死的场面,大概就是随时预备着死亡、揣摩着心理,但这只是我的猜测。我有时也会想自己死时会呈现怎样的表情,内心有着如何的想法,可终究因为生命不够平静而告失败。关于性的描写,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或多或少都会涉及一些,在作家笔下,性往往是美妙的,它使世界更加生动,使山河更加烂漫,使今天铺满山野。但在这本书之中,我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一面:它单纯是一种欲望、一种发泄,甚至会让人久读觉至恶心。小说中关于少年对性的探索一段的描写,那种欲知又不敢的状态,读起来真实可感,也给了我一些新的职业启示。整部书的故事的开启从回忆写起,在回忆中穿插更久远的回忆,使得故事读起来更加曲折动人,故事的时间线梳理,在边读时就要进行。读完最后一部分,终于将整个故事的片段缝合起来,完整又震撼人心。没有宏大的格局,没有深刻的人性主旨,没有大喜大悲的故事,在平静中娓娓诉说,碎碎念式的表达使得小说变得亲切自然可读。

生活的真相大概是生老病死,也许是看透一切不自知,也许是不断追求自由,也许是向死而生……没有人能给出固定的标准和答案,然而每个人都可以给出自己心中的答案。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生活的真相大概就是它永不停止、永远无法预料,它永远都在时间里向前或向后,使人在里面被动地选择。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31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0日 23:55
下一篇 2023年3月10日 23:55

相关推荐

  • 《红色少年的故事》读后感400字

    读了《红色少年的故事》有感 今年,我和去书店看书。找了一会儿书,我便把到了《红色少年的故事》这本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红色少年的故事》描述的是:一群少年英雄的故事。他们中有机…

    2023年5月14日
    173
  • 《科学偶然故事》读后感1000字

    读了许多科普书籍,其中感悟最深的是《科学偶然故事》,顾名思义,这些故事都是科学家在生活或实验中偶然发现的某些怪事后取得了成功。这怎么会是他们遇到了,而我们没遇到呢?答案很简单,那些…

    2024年5月8日
    101
  •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1000字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在2004年到2007年与儿子通信的合集,这本书体现了一个中国与一个欧洲儿子沟通时的文化差异,思维差异,以及他们对待差异的看法等等。 事实上,我是一个特别不…

    2024年6月22日
    84
  • 读《我看见了大海》有感800字

    从前,有一个身体畸形的女孩子,她的怕她给自己丢脸,就从没让女孩迈出家门一步。她拥有的只有院子里那一小片天空和一群转瞬即逝的飞鸟。直到女孩8岁那年,她的去世了,嫁给了小镇上一个退休的…

    2023年5月7日
    200
  • 读《绿野仙踪》有感400字

    【第1篇】 期间,我在的推荐下读了一本非常美妙的书――《绿野仙踪》。 这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美国幻想故事,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把多萝西和她的小狗图图卷入了扑朔迷离、危险惊奇的梦境里…

    2024年4月16日
    136
  • 描写千变万化的春雨作文300字

    “沙沙,沙沙”春雨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万物间,她轻柔地打湿了孩子们柔嫩的脸庞,她在每个生命间总是喜欢把自己当成魔术师,把自己变来变去。 在小草心中,绵绵的春雨像…

    2023年4月20日
    18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