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终南别业》阅读答案附赏析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
①终南,指终南山。②陲: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 ③值:遇到。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五六两句写游山之趣:沿着溪水行至尽头,还可以坐下来看白云从岩岫间生起。
D.七八两句中说,作者偶遇山中“林叟”,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②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①D七八句是说作者在山林偶遇“林叟”,与之谈笑言欢,以至忘了归期。
②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只身独游终南山,只是随兴而为;满山美景不需与人共享,但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这两个字表达出了诗人归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或: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兴致来时,只能独自游山;纵有满山美景,也只能一人欣赏。在离尘绝俗的空静中也不得不承受着随之而来的孤独落寞。

赏析:
《终南别业》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这是诗人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诗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437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0
下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0

相关推荐

  • “王念孙,字怀祖,高邮州人”阅读答案

    (一) 王念孙,字怀祖,高邮州人。……既罢官,日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于古义之晦,于抄写之误,皆一一正之。一字之证,博及万卷,其精於校雠①如此。又…

    2022年12月29日
    264
  • 游黄山文言文及译文

    游黄山文言文及译文   【原文】   戊午(公元1618年)九月初三日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从小桥右下,陡甚,即旧向黄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   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

    2023年1月9日
    305
  •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书黄子思①诗集后 苏轼 (1)予尝论书,以谓钟、王②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参考译文】我曾经评…

    2023年1月2日
    269
  • “西山为水水为尘,不是人间离别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山为水水为尘,不是人间离别人”出自顾况《古离别》 西江上, 风动麻姑嫁时浪。 西山为水水为尘, 不是人间离别人。 注 古离别:古乐府《杂曲歌》旧有此题。…

    2023年3月14日
    219
  •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①魏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

    2022年12月30日
    304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整理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整理   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2…

    2022年11月28日
    2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