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采莲曲》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 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风:在风中摇摆。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①飐(zhǎn)风:在风中摇摆。
(1)白居易与      ▲   (人名)世称“元白”,发起“         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分)
(2)两首《采莲曲》都塑造了可爱的采莲少女形象,试分析两诗采莲女形象的差别。(4分)                                          
(3)结合诗句简析两首诗塑造形象艺术手法的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2分)元稹  新乐府(每点1分)
(2)(4分)白诗中少女腼腆羞涩、 多情纯真。王诗中少女青春美丽、活泼欢乐。
评分建议:每小点1分,白诗少女形象答出“羞涩”“害羞”1分,答出“多情”之类1分。王诗少女形象答出“美丽”“娇艳”之类1分,答出“活泼”“开朗”“欢乐”“充满活力”1分)
(3)(4分)白居易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以欲语而笑、搔头落水两个细节的描写,刻画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王昌龄运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将罗裙比作荷叶,采莲女比作娇嫩的莲花,人花相互照映,难以分辨,表现采莲女的青春娇艳。
评分建议:每点2分,手法1分,结合诗句解说1分。白诗要答出细节描写或神态动作描写,王诗答出“比喻”或“衬托”皆可。

二:
1.简析这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共同点: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不同点:王诗中的采莲少女美丽、欢快,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的采莲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
2.诗人通过对采莲少女形象的塑造,各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王诗:欢悦  白诗:惊喜 

3.如果把这两首诗看成两幅“采莲图”,那么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姑娘,但两首诗对采莲姑娘的描写不尽相同,试结合作品分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描写手法。王诗自始至终不让采莲姑娘在活动的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青青荷丛之中,以荷叶和芙蓉烘托出姑娘的美丽动人;白诗则描写了采莲姑娘的情态和动作,生动逼真。
答案:
王诗使用侧面烘托手法,白诗运用直接描写的手法来写采莲姑娘。王诗写女子的裙子与荷叶一色,荷花开在女子的脸旁,分不清哪是采莲姑娘,哪是荷花,使采莲姑娘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表现出采莲姑娘的美丽动人,同时也使全诗别具一种令人遐思的优美意境。白诗则直接描写女子的表情动作,使一个欲语还止,含羞带笑的女子如在眼前。

4、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采莲女形象的异同(3分)
答:⑴两首诗中的少女都辛勤劳作,热爱劳动。(1分)王诗中的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1分)白诗中的采莲女羞涩腼腆,纯真,情感真挚。(1分)                                 
5、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是怎样刻画采莲女形象的。(4分)
答:
王诗采用了映衬手法。(1分)并不正面描写采莲女,而是用荷叶和罗裙一样绿、荷花和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而闻歌声加以衬托,巧妙的将采莲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这份和谐中我们感受到采莲女的快乐与活力。(1分)
白诗着重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来表现采莲女。(1分)作者抓住采莲姑娘一“逢郎”欲言又止,羞涩的低头浅笑,玉簪掉入水中等神情和动作精心刻画,活画出一个含羞带笑的采莲女子。(1分)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44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0
下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0

相关推荐

  • 曹利用,赵州宁晋人文言文阅读

    曹利用,赵州宁晋人文言文阅读   曹利用,赵州宁晋人。利用少喜谈辩,慷慨有志操。父谏卒,补殿前承旨,迁为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   景德元年,契丹寇河北。真宗幸澶州,射杀契丹大将挞览…

    2022年12月3日
    211
  • 《鸿门宴》阅读练习及答案

    鸿门宴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距关,毋内诸侯(        ) 2. 张良出,要项伯(        ) 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2023年1月3日
    217
  •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文言文答案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文言文答案   再读《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完成5~8题。   5.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表现了友人对蔡勉旃的绝对信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12月6日
    259
  • 《春怀》

    高 翥 江南春尽尚春寒, 添尽征衣独掩关。 日暮酒醒闻谢豹, 所思多在水云间。 江南春早而今已春暮,江南春暖而春尽尚寒,惊时序之不常,念家山之迢遥,情怀不堪。用春尽、春寒作两层明说…

    2023年5月13日
    241
  • 文言文虚词复习素材

    文言文虚词复习素材   一、复习之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2023年1月11日
    191
  • 画竹文言文赏析

    画竹文言文赏析   文言文《画竹》选自,其原文如下:   【原文】   余家有茅屋三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阳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竹子,断两头,横安…

    2023年1月11日
    30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