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京大屠杀》有感1500字:
今天中午心血来潮,想起一本很久以前想读却没读完的书——《南京大屠杀》,于是就拿起手机看了起来。在本该轻松和愉快的暑假看如此沉重的书籍,我觉得自己还是会半途而废,但不知道为什么,从中午到晚上,我把这本10万多字的书一鼓作气看完了。看完的感觉就像是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出来后那一瞬间的复杂的思绪:抽离、恐惧;希望、光明。
初中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投影了几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看完义愤填膺,真是恨不得手撕鬼子,全班的同学都陷入一种愤怒和仇视的情绪中。这一张张照片对于14岁的我来说是个极大的震撼,以致我把南京大屠杀认为是抗日战争中最悲剧性的一幕,对于南京这座城市也有了更深的感触。
1938年的南京处在新旧交替的格局中,尽管内忧外患,但其好像还是保存着帝王乡的稳重与大气。书中对于这时候南京的描写是让我感觉比较温暖的片段:
可是,这样的南京在日寇的大举入侵下,“樯橹间灰飞烟灭”。黑色覆盖了记忆,风停止了呼吸,夕阳用余晖为死去的人举行葬礼。日军把他们的愤怒无情地发泄在手无寸铁的中国人身上,士兵、百姓、老人、儿童、妇女,凡目之所见,均血流成河。神只会创造天堂,人才建立地狱。这场惨绝人寰的杀人竞赛持续了6周,南京城一半的人逃亡,剩下的一半人中又有一半人被杀,被杀的总人数粗略估计是30万余。杀害的手段极其残忍:砍头、活埋、强奸、枪杀、活人实验……
其中最触动我的是日寇对于妇女和儿童的令人发指的行为,在蹂躏她们的时候,尚且把她们当做人看待,可是蹂躏过后,便是杀人灭口和各种残暴的折磨手段。她们承受着身心双重的熬煎,却只能发出绝望的呐喊。
曾经看过一部纪录片《二十二》,讲的是慰安妇的故事。故事很平淡,可越平淡,越有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窒息感。
这些慰安妇承受着来自世人的偏见,明明自身是受害者却只能选择沉默。作者这样解释道:不得不承认,彼时国人的思想很褊狭,或者,在战争中本就无理性可言。一方做嗜血者,另一方却只能选择做沉默的大多数,战争中,哪来的人道主义与公平?战后日本投降,接受了国际法庭的制裁,读后感www.simayi.net可是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浓墨重彩的一章的关注却云淡风轻。直到今日日本一些分子仍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选择集体性失忆,并妄想复辟军国主义。这与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有关。
在这样一种思想的荼毒下,服从被视为最高美德,实现自我价值的个人理想被甘当体制螺丝钉的价值观取代。既然自身的生命都无足轻重,那么敌人的生命必定更无价值。这样一种变态的逻辑使他们成为了杀人机器,在背后也是一种拥有权力的膨胀。权力导致杀戮,绝对的权力导致权力的杀戮。
这就是一种“吾国与吾民”的关系。反观德国,在二战结束后,德国就像一个做错事以后及时改正错误的人,而日本政府却仍然选择厚脸皮,死不悔改。因为战争,人们对于人性有了更为切身的体会:
这是人性之恶,但恶也会让善显得更加珍贵。那些由外国人组成的国际安全委员会在这场暴行中挽救了数万南京人的性命,这是人道主义对于法西斯主义的胜利。
南京大屠杀是一段惨痛的历史,长歌当哭,但痛定思痛。南京大屠杀给了我们这样的历史教训:这也是作者张纯如写作此书的原因。南京大屠杀如果不被提及,只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成千上万的生命由于他人的恶念闪现而陨落,第二天他们的死亡就变得毫无意义。
这是集体性的失忆和选择性忘记。张纯如没有选择忘记,因为忘记屠杀就是二次屠杀,忘记过去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她选择正视这段历史,而真实的历史总是那么残酷,张纯如最后也不堪精神压力而自杀。
但一石激起千层浪,她用生命让世人了解了这段历史,更加让人在扼腕的同时起敬:有些事,是不能被忘记的。事实欲盖弥彰,正义会迟到,但是不会缺席!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