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什么能》读后感1000字:
“什么是理想信念”?从理论上说,理想信念是一种价值观,但它不是一般的价值观,而是处于价值观中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的核心形态,是人们所信仰、所向往、所追求的奋斗目标。那么,作为一名党员,我们的理想信念又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习总书记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有了这个精神支柱,才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在我们过去传统的教育中,普遍的做法是以党性、党风、党纪的教育为内容来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我个人认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也需要在形式和方法上进行一定的创新与丰富。作为占据我们中国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长达2000多年的儒家文化,就蕴含着丰富的德治思想,对我们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统为官者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习总书记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也曾经做过强调,他说“儒家思想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对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新加坡是一党长期执政,并始终保持活力和廉洁。这是为什么?
《新加坡为什么能》这本书里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李光耀执政时期大力倡导儒家的核心价值,弘扬“以德倡廉”,提倡儒家道德,强调君子执政要“忠于国而耻于贪,要置人民利益于个人利益之上”。
以德倡廉,这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儒家思想强调道德的基础性作用,指出,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这里主张的是一种道德教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党员干部如果不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强化道德修养,就难以经受各种诱惑和考验,就难以保持自己的纯洁性。道德是检验党员党性强弱的“标尺”,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失足,往往就是从道德缺失开始的。也有一些干部大半辈子都信仰坚定,但是到最后却晚节不保,这些案例都源于思想的变质和价值观的扭曲,是在面对私欲时,无法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义?儒家认为,合乎公利则谓之义,损公利己则谓之不义。儒家并不反对追求利、追求富贵,只是,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嘛。所以,在处理公和私、义和利、个人与组织等几层关系上,我们主张见利思义、重义轻利,强调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反对见利忘义、急功近利。在当今这个可以说是惟利是图的社会,身处各种人情事故的交汇处,如果我们不能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价值观,那势必会在物化自己与他人的过程中迷失方向、丧失原则。
为此,要永葆共产党人的信念,就要从思想深处培基固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方面,要注重内心修养,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外在的表现。内心的修养上,包括,培养求知的兴趣、坦诚的胸怀,坚定的毅力和自省的习惯。外在表现方面,要对照“四种意识”,做好知和行的配合,培养良好的习惯、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群体责任意识,正确处理群己关系。以内在和外在的精神力量与思想智慧来支撑起我们的人生。作者:林时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