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全词翻译赏析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出自南宋词人张炎《清平乐·采芳人杳》

清平乐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①。客里看春多草草②,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③,今年燕子谁家④?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注释
①采芳人:指游春采花的女子。 杳(yǎo):没有踪迹。 顿觉:顿时觉得。 游情:游玩的心情。
②草草:草率。
③燕子:词人自喻。天涯:形容很远的地方。
④谁家:何处。

翻译
采集花草的姑娘巳经无踪无影,我也顿时失去游山玩水的心情。流落异乡总是以写诗诉说愁苦,那有心思细细欣赏春天的光景。
去年的燕子已飞向辽远的南方,今年的燕子该落在谁家的梁栋?暮春三月不要听那夜间的风雨,雨声不催花开,但见遍地落红。

创作背景
公元1276年,元兵占领临安之后,世居临安的张炎的家园被抄没,亲人被掳杀,他成了逃亡在外的宋臣。多年以后,他的家祸在人们心中已经淡忘,他回到了临安。时值春天,他目睹境况萧条,自已也已无家可归,而成了旧日都城的过客,子是万千感慨,聚于笔端,吟成此住。

赏析
《清平乐·采芳人杳》是南宋词人张炎作品。词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层层深入,又层层翻新。反映了作者暮春时的愁苦心情。
这是一首语句清丽的小词,其写法是建筑在“今昔对比”的基础上的。
上阕中,“草草”两个字,把张炎当时的情绪劳落展示得淋漓尽致,如同饿了几天的人面对别人施舍发了霉的馊饭,吃上两口就会作呕,翻肠搅肚,难以下咽了,此时此刻唯一能够聊解烦郁的,大概只有文人手里那支一文不值却能宣泄愁肠的笔了。[7] 往日临安(杭州)的春天,本是游乐者赏花踏青的季节。尤其是那西湖胜景,更是“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静“(周密《武林旧事》)。但经过元兵劫掠以后,却是景况凄凉,今不如昔了。“采芳人杳”四字,平平之中包含着很多内容。词人孤寂游春,思今念昔。“顿觉游情少“,“顿”字表现心中受到触动,翻然产生与游春不相协调的情绪,因而游兴大减,几乎是扫兴。他本是该城住户主人,眼下却只是匆匆过客。既已到来,便草草浏览一过,赏春之情露”总被诗愁分了“,也即巨大哀愁,要用诗词来表达的意思。可想而知,词人要表达的已非对春色的讴歌,而是个人家国沦落的感慨。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燕子是春天的吉祥物。词人在草草游春中,也许目睹燕子飞过,也许忆起燕子前事,于是借以比兴,以燕子比喻自已:去年飘泊远距家园的外地(用”天涯“指代)如今回到京城,却满目萧然,不知归于何处?显然,眼下游春之处不是自己久留之地,甚至不可在此逗留过夜,因为三月夜雨不堪入耳,它已成了摧落春花的酷手,而不是“润物细无声”、催开舂花的使者。听着三月夜雨,将更令人无限伤心。“三月休听夜雨”给人以妥贴、蕴藉、自然、典雅的感受。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56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4日 00:19
下一篇 2023年3月14日 00:19

相关推荐

  • 文言文复习专题训练

    文言文复习专题训练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沿着)   2.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   3.渔人甚异之。(非常)(以之为异)   4.复前行,欲穷…

    2022年11月22日
    244
  • “四五朵山妆雨色,两三行雁帖云秋”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四五朵山妆雨色,两三行雁帖云秋。”这两句是说,时值秋日,远方的山间如雨色妆扮,朦胧之中,难睹全貌,仅能看到四五朵山峰;近处天高云淡,几行北雁南飞,整齐的行…

    2023年3月27日
    241
  • 《郭浩传》“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阅读答案附原文翻译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

    2022年12月30日
    278
  • 形容失意之情的诗词

    形容失意之情的诗词   人生中总会遇到一些失意的事,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诗词,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形容失意之情的诗词一  1、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减字浣溪沙》况周…

    2023年4月20日
    289
  •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介绍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叹观止。但就其题材划分,主要有这样几类:     一、借景抒情诗 &nbs…

    2023年4月9日
    237
  • 《勤训》“治生之道,莫尚乎勤”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勤训《恒斋文集》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

    2022年12月30日
    4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