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外国短篇小说选》读后感2000字:
在我看过的所有小说中,给我印象最深也是最喜爱的就是《外国短篇小说选》,里面的小说都各有千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以下这几个故事:
首先,在莫泊桑写的《项链》中,对于主人公的描绘是非常到位的,把一个处于社会下层的妇女的那种爱慕虚荣而又为此而付出沉重代价的生活轨迹展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中主人公因为要参加一次盛大的舞会,便向好朋友借了一条项链,出尽风头,结果丢了。当然她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用了十年的辛勤劳动来赔偿。后来才知道这条项链并不值多少钱。
读了这个故事,我为主人公的惨痛遭遇而深感表同情。但她爱慕虚荣的行为是值得批判的,在她那时的生活里,本不应该追求这种享受,你要强求享受,那么有时有可能付出自己所不能承受的代价。所以主人公那种爱慕虚荣,追求享受,一心想攀登上流社会阶梯的想法,也注定了她的不幸遭遇。
我们应该明白,钱财并不是万能的。它能买到温暖的新衣,但却买不到一个温馨的家庭;金钱能买到所有的书本,却买不到一丁点智慧;它能买到显赫的地位,买不到残败后的同情……由此,我想到了《天方夜谭》中的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找到了一大批的金币,以他的力量只能拿走一袋,但是他不满足,想要拿走所有的金币,最后死在了这堆金币上。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如果一个人为钱财而丧命,那么就太不值得了,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有了生命,只要我们努力,什么都会有的。就像文中的主人公,如果她踏实地生活,那么,在十年后,她就实现了她的项链梦,也许不止如此,生活可能会给予她更多,所以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但是,主人公也是值得赞扬的,至少她有担当,为了自己的失误勇敢的承担了自己所负的责任,这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其次,我对《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也是感慨良多。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知道了“我的叔叔”于勒有了钱,我们全家人都盼望他早日归来,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奢华的生活。
但是在这次的旅行中,当“我们”在船上看见了他,他并没有发什么财,而是又老又穷苦的卖牡蛎的老水手时。“父亲”和“母亲”却像遇到瘟神一样,尽量躲着他。原因是什么?因为他没有钱,不能满足我们全家人的奢华生活,甚至我们可能还要负担赡养叔叔的责任,所以“父亲”、“母亲”避让。
换个角度想想。难道于勒真的没有认出自己的侄子么?难道真的没有认出买自己牡蛎的是自己的哥哥么?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以前犯下许多错,不好意思和他们相认。
再想想,为什么于勒没有回自己的家乡呢?答案可以从船长口里得知:“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意回到他们的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这样说来,于勒已经从以前的“流氓”变成现在知道钱来之不易历尽沧桑的“卖牡蛎的老人”了,他最起码也知道了要自力更生。读后感www.simayi.net而克拉丽丝却看他现在没钱,怕他回来吃他们的。这说明了“我的母亲”是见钱眼开的市井妇人。而“我的父亲”菲利普也和母亲一样“见利忘义”,他们认定“我的叔叔”这辈子没有出息。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于勒以前的所作所为,让人避之尤不及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生活困难,父亲要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母亲从不答应别人请吃饭,因为没钱回请,买东西是要在价钱上计算半天的,在船上,吃牡蛎都是犹豫不决的,可以想象,这样的家庭,如果在增加一个人口是比较困难的,按于勒以前的性格,如果被他看到,说不定有可能又会被缠上,就像在春晚舞台上的小品《扶不扶》里所演绎的故事一样,我扶了你,被你讹上,不扶你又受到世人的批判,社会就是被这些不讲诚信的人所扰乱。所以,在我们的生活和为人处世中,自律、诚信是我们必备的原则。
因为生活的困苦磨难,让“父亲”、“母亲”没有看到弟弟的可怜和改变,当然可能感受到了,但是视而不见。如果我是母亲,我也会和弟弟相认,因为人犯错误是难免的,若能改邪归正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原谅他;如果我是父亲,不管我的弟弟再穷,再流氓也好,我也会和他相认的,毕竟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永不磨灭的。可惜如果没有如果。
时代的更替促使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可是璀璨的中外文化中那篇幅短小的小说却在古今中外的文化银河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使我们受益匪浅。看完这些小说,除了是文学欣赏之外,主要是能从中认识社会,并且学会对社会对人际关系的观察、思考和辨析,这是对我有益于终生的。作者:孟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