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子》读后感3000字:
一.关于心术。
无论外国中国,无论现在还是过去,都推崇一个境界,这种境界在不同的领域都有不同的名字,按儒家孟子讲叫致良知,管子叫心术。英国的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情况与精神病态有些类似,当然佛教也管这个叫禅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事物还是一种事物,用简明的语言来叙述,就是不受情绪所控制,因为情绪会影响人的决断的准确性,不论是高兴的情绪也好,还是悲伤的情绪也罢,亦或是恐惧的情绪,都会让你心中的天平不再平衡。用管子的话叫: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可以说清楚的描绘了当你的心动时情绪带给你的影响。孙子讲战术叫多方以误,总之就是用各种手段让你受情绪左右,从而判断失误,比方说唇亡齿寒的那个虢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安全)而没有看清形势,等人家打完回来就顺手就被灭了。诸葛亮用空城计也是利用的司马懿对他的畏惧之心,如果换做别人,司马懿早就破城了。那么就简单谈到这里,我更想谈的可能还是各方对此的认识与方法。
国外发现世界上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他们的杏仁核(脑中掌控情绪的地方)天生不发达,即他们的天生就对情感不怎么感冒,他们因此而冷酷无情,镇静,专注,富有行动力(拖延症据分析就是因为对未知的未来感到害怕而产生),当然也许还富有冒险精神,因为没有了情绪他们的生活很无趣,种种这些加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富有魅力的坏男人。他们可以是执掌一方的CEO,也可能是沉着的外科主刀医生,也有可能是一个极度危险的连坏杀人凶手(他们感受不到杀人所带来的道德谴责),一切都要看他们对自我的把控。
这个可以说是一种天赋,他们天生就达到了常人所不能企及的境界,他们不沉溺于过去,也不展望未来,他们只活在现在(他们很少会考虑后果)。听起来不错,但副作用也是相当的大,而且不是你想就能做的到的,这需要天赋。当然,凡人对比于天才也有自己的路子。
首先可以说是佛教了,他们提倡以禅修的方式来达到这个境界,不断打坐修炼自己,让自己不为外物所动,可以说这种方法确实可行,有人就测试过修行高深的僧人,然后突然在他耳边响起爆炸声(当然会调控分贝大小),看他们的心率变化,结果确实也让人震惊,他们的心率居然一点变化都没有,就是说丝毫不受外界所影响,按那位僧人的话来说,就是他的修行让他感觉这就是远处发生的事情一样。
道家虽然没有什么禅修之类的说法,但跟佛教也差不多,即清心寡欲。佛说叫斩断七情六欲,忘却红尘烦恼。道家也说:恶不失其理,欲不过其情,故曰“君子”(管子语,老子说的也差不多)。总之就是忘却自己的欲望,因为欲望是情感的来源。
而对于儒家来说,我认为他们的积极入世是很难达到的,但孔子还是达到了“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很有意思了,想了想,还是从孟子那里得到了解释。孟子通篇思想就是致良知,大白话就是自己不想做的就不做,做自己心里想做的。感觉这种方式就是以原则来约束自己,读后感www.simayi.net以原则高于情绪,纵使再怎么情绪波动,也都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久而久之,也就处之泰然。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懂,但真正实行起来却不容易,孟子之后历史上能达到他这种境界的可谓凤毛麟角,因为一旦破坏原则就有了所谓的第一次,再二再三也就跟着来了,能守住本心的确实不多。凡人么,强调要达到圣人的境界确实是少,但向这方面看齐,仍会有很大好处,也许这番修为在以后你做决断时助你下出更现实和正确的决定。
二.何为君子?
想到儒家所说的君子,你的第一印像是什么?是满腹经纶的大学士还是能够圆滑处事,八面玲珑额人际高手?亦或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关照他人的贴心暖男?各人的理解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君子,这没有什么问题,就像有人认为尧舜禹是圣人,也有人认为他们不过是伪装的好的统治者而已,像什么尧幽囚,舜野死什么的,那个时代距离如此遥远,谁能知道真正的真相是什么,只能根据自己所希望的来定义,此所谓不同的世界观产生不同的人生。
那么,儒家所认为的君子是怎样的?儒家认为真正的君子无关地位高低,无关学识多寡,能够坚守自己内心的道义,无关乎别人的看法,从不勉强自己做违背自己内心信念的事,便是真君子。这里孟子就提出了这么一个例子:曾子在鲁国讲学时,遇到了越国的人攻打过来,曾子闻询马上就跑路了,有的人就指责他不够仗义,有人便解释说:那是因为曾子在这里是客,客是被保护的对象,而不是参战的对象,而像是在卫国做官的子思便会说:如果我走了,谁来守城呢?这便是因为这是子思食俸禄的职责所在,这里其实就是有关儒家的这个观念的一个体现,就是在其位谋其职,不会越职去干涉其他的职务的事情。以此便可以知道儒家君子的出世样子了,他是不会做事迁就别人的,不会在乎别人的说法,自己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让我想起了庄子的《逍遥游》中所说的: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也许,说的就是儒家的君子吧。
三.关于孟子的杂谈
孟子的核心也就是致良知,但当应用到现实时,又会发现其变化无穷,这里就讲些体现吧。儒家做事,是以道义为准则的,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孔子说过的:言必信,行必果。(当然,不同人有不同的诠释,想墨家就说这是知行合一,这里孔子这里的意思是说了就要遵守,做了就要有结果)那么你知道孔子后面还说了什么么?硁硁然小人哉!只不过这句话被朱熹所误导,以为是小人也可以做到,加上现在是一个经商时代,讲求信誉所以才会没有了后半句。没错,经商是要求有这一点,但做人就不一定了。如果明知自己错了,还坚守这个观念,一条路走到黑,就像你不小心说漏了点机密,有人问你,然后你就如实回答了,这不是"小人“是什么,你不会蒙骗他让他上当或误导他么?而孟子则诠释的更详细些: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就是说做到符合道义即可,不必强调都要有个结果。
对于做事方面,孟子自己提出了一个经与权的概念。孟子在世时,有个人就问孟子这么一个问题:儒家倡导男女授受不亲,对吧?孟子说是。他就又问:假如你嫂嫂掉河里了你伸手救不救?孟子知道这是在下套,但也不会惧怕别人的质疑,他便说:见人不救无异于豺狼,而男女授受不亲是礼法,嫂子掉水里而救是权变。那个人继续下套:那为什么你不出手救天下呢?孟子便回答:救天下要用道来救,不是伸手就能救的。这里可说就是孟子对于他刚刚的那句话最好的诠释了:做事以道义为先,以道义产生权变,而礼法为解决常规问题时使用了,如果道义与礼法冲突,先重道义,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之后,孟子便又阐述了一个相似的观点:人有不为也,然后可以有为。
这点可以说是对我影响颇深的一句话,这句话我认为可以有两个理解:第一句就是要干成一件事,就不要老想着干其他的事情,因为多而不专。第二个理解就是要有所畏惧,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做了便会后患无穷(例如吸毒或一些非法的行为),并且影响人在正道上的修行(与良心相违背的行动),只有当这些事都不会做时,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的空间。而这里我想再提一个我在选修课上学到的一个胆商,在我看来,胆商就是知而无惧的体现,就是说你明明能感受到后果,风险,压力,但你还是能做出行动,或迅速做出决断。(相反的例子就是拖延症,这是种对未来压力逃避的体现)胆商越高,你便越能在压力下行动,这是一种敢于作为的表现。当然,要明白后果会对自己有利才作为才叫有胆商,如果说不计后果,那便可以说是没有不为与有为的差别,这叫做鲁莽,不叫胆商。作者:曲炳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