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 城
沈从文
【内容提要】
湘西边境有个小山城叫荼峒,城西一里地的碧溪岨渡口,住着相依为命的老船夫和他的外孙女翠翠。年逾古稀的老船夫忠于职守,重义轻利,古道热肠,善良慈爱。其独生女为殉情而抛下了翠翠、老人便精心抚养外孙女成长。为翠翠的爱情和幸福,老人又付出了全部的爱,翠翠是天真活泼、心地纯沽的山村少女,她对爱情有朦胧的追求,可又处处显露出娇羞。
茶峒城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同时爱上了翠翠可翠翠却只爱傩送。兄弟俩在爱情上发生冲突,天保自知对歌比不上傩送,为把幸福留给弟弟,自己月毅然驾船出走,不幸半路遇难。傩送英俊出众,虽另有多绅来提亲,且有“碾坊”作陪嫁,他都拒绝了,只爱穷苦的翠翠。因为哥哥是为了让自己得到幸福而遇难的,他深感内疚、哀伤,于是他出走了。
老船夫经不起这一打击,在一个风雨雷电之夜也与世长辞,留下了孤苦的翠翠。可是善良的人们却给翠翠带来了温暖,顺顺虽在天保出走遇难后,对老船夫很为不满,这时也宽宏大度,慷慨友善,派人来和众人一起料理了老船夫的丧事,想把翠翠接到他家去生活。翠翠不肯离开外祖父的坟墓和渡船,痴心地等待傩送回来撑渡船。这个人也许永运回不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赏析】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他的中篇小说《边城》写于1934年,是其追求“人性美”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小说以湘西边境小山城茶峒和离城一里地的碧溪岨渡口为背景,写了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和城里船总顺顺的两个∥子间的爱情故事,情节婉曲缠绵,表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歌情调。作者描绘了封闭式的湘西边地人民的生活,那里人人心地善良,淳朴无私,宽厚仁爱,充满着纯真执著之傅。在老船夫身上,更处处体现了湘西社会的传统道德和古朴遗风。这就是作者所向往和追求的人性美。作者在此无疑是把古扑的生活方式理想化了,但它确实能给人以美的感染,激发人们美的情操。
作者在小说中,以他精细的笔触,刻画了天真娇惑、情窦初开的少女,淳朴忠厚、他尝辛酸的老船夫等一系列人物形象。他注重“人生形式”的自然形态,“一切都带着原始意味”。因此,他在小说中排除固定的刻板模式,力求生活化、散文化。他用充满抒情的笔调,把清新、自然、顽强的生命和朦脫的理想溶化在意象中,构成一种悠然的境界,使“情幻想”的浪漫色调和写实主义的美学风格和谐融治地体现在形象中,表现了人情美。沈从文耳闻目睹上流社会的虚的、自私、堕落,不由想起故乡淳朴的乡情民俗,他要在小说中以湘西原始民性中保留的、纯朴、充满活力的道德情操和人情美,来对抗上流社会腐败的道恶习。在他看来,顶苦的翠翠仍能在充满温暖的环境中生活,是因为有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怜爱。在他描绘的家乡清新旖能的自然风光里,静安详的气氛中,讴歌着山野间的真普美,表现着重建民族道德的善良愿望。
小说还重视人物的心理刻画,冰湾尽致地展示了各种人物缠编丰富的内心世界与禽不同的是、这种刻画是通过人物神态、动态,尤其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下意识行为暗示出来的,故含蓄有味。如翠翠情窦初开,在别人提起她顺事时的心理描写。小说的语言多用湘西群众的口语,句子说话就地取譬,因而质朴清新,含蓄自然。像作品开头介级老船夫和翠翠所用的语言,小说中“大老”、“二老”、“标致”、“精怪”等湘西口语的运用,都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告佛把人带到了古朴的湘西。
作品的不足之处,在于作者把这边城写成“一切极有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的世外桃源。船总顺顺是“大方酒脱”、“济人之急”的大善人;老船夫又是讲求封建品德,以吃亏为满足的人物;而翠翠的订婚问题,只因男女两家偶然间的误会才得不到解决。事实上,这些都是忽略或调和现实矛盾,歪曲或粉饰现实生活的结果。在那穴居山洞,草福相悦,对歌定情,粗野放纵的生活中,不可否认还有污血、野蛮、贫穷、落后。这些作者都未能作深层次的揭示,这是思想局限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