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这两句写夜宿王昌龄出仕前隐居地之所见所感,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诗人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陪伴,故云“犹为君”。诗句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深长诚挚的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诗旨含蓄,发人联想。

出自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①清光:月光。
②君:指王昌龄。犹:还,仍然。

参考译文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赏析
此诗通过对王昌龄隐居处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全诗描述平实,意味含蓄,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这再一次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
末联便写自己的归志。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46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30日 00:27
下一篇 2023年3月30日 00:27

相关推荐

  • 范成大《秋前风雨顿凉》阅读答案及赏析

    秋前风雨顿凉 范成大 秋期如约不须催,雨脚风声两快哉。 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景似潮来。 酒杯触拨诗情动,书卷招邀病眼开。 明日更凉吾已卜,暮云浑作乱峰堆。 (1)诗中哪些地方具体…

    2023年4月5日
    282
  • 彭元逊《六丑·杨花》

    彭元逊 杨花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2023年5月7日
    238
  •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练习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

    2023年1月9日
    237
  • 程嘉燧《山居秋怀》阅读答案

    山居秋怀 (明)程嘉燧 凉风四起秋云急,门巷萧森鸟雀飞。 黄叶年年惊岁晚,沧江日日待人归。 经时茅屋淹行李,一系扁舟换客农。 回首昔曾悲故国,于今临眺意多违。 1.请从&ldquo…

    2023年4月11日
    253
  • 《诗经·邶风·静女》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邶:(…

    2023年4月5日
    306
  • 哲理诗词名句

    哲理诗词名句   诗文化深刻、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诗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民族的精神与心灵史,也是文化的主要形态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理诗词名句,欢迎阅读。  …

    2023年4月20日
    2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