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告别》读后感1000字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1000字: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人生由许多“你好”和“再见”串起。所有的“你好”一定对应着一声“再见”,直到和这个世界说“再见”。这是一本哀伤的小说。

作家们塑造了许多侦探,彼此性情各异,只有一点相同:都是虚构的。因为真实的世界不存在如此有魅力的侦探(们)。我知道的侦探手指头数得出来:工藤新一,金田一,福尔摩斯,大侦探波洛,马普尔小姐,再就是这部《漫长的告别》中的菲利普.马洛。许多人应当都熟悉前面几位侦探,但对马洛很陌生。不奇怪,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雷蒙德·钱德勒,他在中国谈不上著名。我从这本书才得知这个作家。和其它侦探小说相比,本书侧重的不是逻辑推理,而是人物,命运,和故事——至少我的感受如此。

本书在国际上闻名遐迩,曾获爱伦坡奖(此奖项在世界推理小说界享有极高声誉)——而且受村上春树推崇(以及艾略特、加缪、钱钟书等多位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阅读此书多达十余次:“每当我的写作没有灵感而停滞不前时,就会翻这本书。”进一步说明《漫长的告别》不仅仅是一本侦探小说,更是一本重要的文学作品。我把本书当作严肃小说阅读,希望从中学到一点写作技巧。

一个作家曾这样评价《漫长的告别》:每一页都有闪电。雷蒙德·钱德勒擅长描写和比喻,短短一两句话勾画出生动鲜活的情景,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甚至可以让读者“看见”,“听见”,“闻见”,享受到文字的美妙,不时地会心一笑。精妙绝伦的句子几乎每一页都能看到。如此高超的表达技巧只有少数顶尖作家才具备。另一本让我体验到“每一页都有闪电”的书是钱钟书的《围城》——而钱钟书是钱德勒的粉,他们都姓“钱”。

侦探马洛的形象与其他侦探的不同之处突出表现在“硬汉”二字——马洛是一个硬汉。他身上具有美国文化中的拓荒精神,粗旷,豁达,西部牛仔的勇敢和正直;他对朋友义薄云天,对顾客忠诚尽职;“好管闲事”,“怜香惜玉”体现了他浪漫的一面。·他幽默乐观,不畏强敌,蔑视凶狠狂妄的人,遭受打击毫不气馁。此外,还能映衬“硬汉”形象的是他手中的卷烟,总是一支接着一支,几乎永远不会停。马洛身上吸引人的地方很多,最有感染力的是,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会挨打,会受伤,会郁闷,伤心,痛苦,悔恨。这是其它侦探不具备的。我们成为不了福尔摩斯,但是从马洛身上,或许可以看到一点点自己的影子。

我读的这个版本译者是东北人,文中多处出现东北俚语,我需要查百度才能知道它的含义。翻译难以做到完美,译作总体瑕不掩瑜,感觉良好。作者:汪磊

相关: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58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日 07:03
下一篇 2023年4月1日 07:04

相关推荐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读后感600字

    《西游记》是我最喜欢品读的经典作品之一,尤其是书中第二十七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对我的教育很深。这回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唐僧师徒四人赴西天取经途中遇到白骨精。白骨精一心想得到唐…

    2024年4月26日
    172
  • 《唐朝穿越指南》读后感800字

    广读书,学历史 在家,闲来无事,决心找本书看看,巡视书架之时,发现了这本《唐朝穿越指南》,抱着读读的心态,翻来读后发现,竟然这般有趣,于是便抱着书细细品读起来。 如果你意外穿越到了…

    2023年5月4日
    264
  • 《父与子》读后感450字

    【第1篇】 这几天,我仔细地读了《父与子》这本漫画书,这本书是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创作的。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对父子,幽默搞笑,儿子调皮可爱。他们是一对欢喜冤家。虽然这本书里…

    2024年4月13日
    167
  • 读《一只猎雕的遭遇》有感800字

    【第1篇】     《一只猎雕的遭遇》是小说大王沈石溪作品中我最爱看的一本。书中以细腻的文笔,生动展现了猎雕巴萨查的传奇故事,既展现的野性之美,又有浓郁的丛林风…

    2024年4月7日
    185
  • 生命的高度

    这是一篇初中初二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生命,一个庄重而又严肃的词语,使我们对它肃然起敬。生命就像大树,它有高度;生命就像大河,它有长度;生命就像大地,…

    2023年2月2日
    209
  • 《小波丽和大野狼》读后感200字

     这几天,我在家里读了一本书叫《小波丽和大野狼》故事里讲的是一个人她叫小波丽,有一天波丽一个人在玩,忽然有一声门铃,波丽打开门,原来是一只野狼,那只想吃小波丽。忽然,狼闻…

    2024年7月20日
    1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