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永恒》读后感600字:
“一本浅薄的书,往往翻几页就可以查知它的浅薄。一本深刻的书,却多半要在仔细读完了之后才能领会它的深刻。”
周国平自己在书里这么说。非常认同前半句,一本烂书,甚至不需要翻几页,几个句子就可以定性。不很赞同后半句,深刻的书,虽然必须读完才能“领会”,但它的深刻却往往是几个句子甚至几个词就能感受到的。譬如王小波,“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只读这一句,也知道这是本绝顶好书。譬如鲁迅,“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一个开头就不会错过整篇。一部好的作品,它的好体现在字里行间,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能看出功力来。本书都是单独的句子凑成的,基本上看几句,也就知道书的浅薄了。
书的深刻与浅薄,自然是作者深刻与浅薄的直接体现。我觉得,更是作者人品的直接体现。铮铮如鲁迅,作品就有传世的力量。消费自己的女儿,消费自己女儿的死亡,甚至是在她尚不至于死的时候,那是最丑恶的文人。
思想感悟,每个人在不同的瞬间都会有。深刻的作家把他们提炼出来,像《飞鸟集》,给我们以启迪。不深刻的作家铺排出来的,则只会让人尴尬。而如果一个作家内心是丑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身就是扭曲的,那从他笔下写出来的东西也绝好不到哪里。
倘使他竟然因此而获得了不少名气,我更愿意把他的作品比喻成泡面,饥不择食时或可以下咽,再来一份则一定令人作呕了。王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