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野火集》读后感1000字

龙应台《野火集》读后感1000字:

因着一周培训的缘故,有了相对集中的时间看完了手头从新华书店购入的龙应台的两本书,之前看过她的《目送》《大江大海》,不太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了,就记得当下阅读文字中所带来的深以为然。

《野火集》应该算是龙的成名之作,三十年飘过,落在今日大陆语境中仍然对其中的“生气”深有同感,在历史的斑驳中,“风在吹,云在走,人在思想,博弈在拉锯,前进和后退在迂回交错,价值在惊奇翻转。于历史长河的大脚本中,台湾三十年这个篇章,埋着太多深沉的细节。三十年中,台湾的执政党和在野党已经换了几回;有的政治犯竟做了领袖,有的领袖竟进了牢房。庄严的变成嘲讽,琐碎的突然伟大,真诚可能叫做懦弱,虚伪可能叫做务实。每一个文本中简单的细节,都需要十倍的注脚”。

这种笔触中的锋芒性带来极大的阅读快感,它在批判的同时更多是让个体自剖反省,我觉得龙应台文字表达的重点乃是在于作为社会的每一个个体,如果都没有勇于向外表达,那么白色恐怖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造成这一文化语境的因素。

它呼吁每一个人都要有公民意识,“所谓公民意识,基本上就是一个社会里的个人清晰地认识到几个基本原则,譬如:一、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当它不称职的时候,撤换它重组它是不必商量的根本权利。二、政府就是会腐败,而且一定会隐瞒真相,因此公民必须把自己的监督权发挥到极致。三、促进社会进步,公民不能消极地被领导,他必须主动、积极,他必须强悍,他要从跪着的位置站起来”。八九十年代台湾社会的主要诉求是政治、社会语境的开放与容忍,当这一目标实现后,如何在“新”的社会中寻求进一步的“进步”,是很多人的困惑与疑虑不安。

如果说,《野火集》是八十年代末台湾政治诉求的一面大旗,那么《天长地久》则是作者出走之后晚年回首的一面心境。黑柳彻子在《豆豆一个人》说过,“同代人,或许该说是和自己气味相投的人们,在不知不觉间陆续离开人世。·也许长大和变老,就意味着要不断品尝这样的寂寥。”随着年岁渐长,慢慢体会失去,才可能更明白“生命从不等候”的谶语。

面对父亲的去世后母亲患病,渐渐失去与之生命连结的所有记忆,龙应台才渐渐明白“此生唯一能给的,只有陪伴”,这种错失后的明白才让她决定辞掉俗世的一切羁绊,回到母亲美君的身边。工作后,年近而立之年,听着各种朋友的故事,才渐渐感受到随着经济独立而来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层焦虑,焦头烂额之后才发现交叉点过去后我们不再有机会同看云走日落,人走茶凉后余下的只有暮霭苍茫的憾恨。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97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6日 23:58
下一篇 2023年4月6日 23:58

相关推荐

  • 牛虻读后感600字

    【第1篇】 他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他影响了我的一生。学会坚强,无论你我,挺起胸膛,直面困难,向困难挑战――这是《牛虻》给我的启示!故事的主人公牛虻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

    2024年4月10日
    149
  • 《妈妈的爱》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的爱》这篇文章后,觉得对我们一生有太大的影响了,如果没有了,就没有了,没有了我们,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冷冷清清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要好好回报父母的爱。  《妈…

    2024年6月1日
    125
  • 《小音乐家扬科》读后感600字

    这几天,我们学了《小音乐家扬科》一文,这篇课文写非常有音乐天赋的扬科,只是为了看一看、摸一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就惨遭毒打,含冤死去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波兰有个穷孩子叫扬…

    2024年3月28日
    172
  • 以春节话题作文

    节日的岚县城真是热闹啊!街上人山人海,挤得都走不动了。到处都是灯笼、春联和年画。许多商店和楼顶平台都挂着大大的漂亮气球。我告诉爸爸:“明年是兔年,希望能给我买个兔子灯。”于是,爸爸…

    2024年8月3日
    115
  • 名人传精彩片段及赏析

      【精彩片段】   《贝多芬传》节录在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   这是他毕生的计划。从1793年他在波恩时起就有这个念头。他一生要歌唱欢乐,把这歌唱作为他某一大作品…

    2022年11月19日
    328
  • 争做“文明小学生”

    中国,人类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文明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世代传承了许许多多的传承和美德。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生乃至所有人都应该学习的楷模。 在我的心中,一个文…

    2024年8月4日
    1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