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嵩《望雨》阅读答案及赏析

望 雨
[清]陆嵩
空听朝朝戽水[注]声,脂膏已竭痛民生。
何人手把经纶挽,不使云雷万里行?
[注][1]戽(hù)水:由两人用绳索牵引戽斗,汲水灌田。
[2]脂膏已竭:语意双关。既指河渠之水已尽,又指人民血汗财富已尽。竭:尽。
[3]经纶:整理丝缕。常用来比喻筹划国事。辛弃疾《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这里亦有双关义。也指绳索,设想有人用绳子挽住(云雷),“不使云雷万里行”。

(1)汲水抗旱保苗,而作者却说“空听”,为什么“  
(2)诗叶描绘的的仅仅是干旱造成的吗?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因为“脂膏已竭”,意思是河渠之水已尽,如果天不下雨,百姓所有的努力也化为乌有。
(2)不是,作者运用了双关的手法,在写出了干旱这一天灾给百姓带来苦难的同时,“何人手把经纶挽,不使云雷万里行”一句表面上是诗人向上天的责问是什么人用绳索挽住了云雷,使它不能走行万里,普降甘霖,解救无数的危难百姓,而“经纶”一词常用以比喻筹划国事,因而实际上指出了统治者的残酷压榨剥削是造成百姓苦难的根源所在。

陆嵩(1791~1860)清代诗人。字希孙,号方山,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文之子,陆润庠为其孙。生于清高宗乾隆五十六年,卒于文宗咸丰十年,享年七十岁。

赏析:
望雨的首句写每天清晨人们都能听到徒劳无益的汲水之声。汲水为抗旱保苗,而言“空听”,留下一个疑问,次句便针对此疑问而发。“脂膏”一语双关,既指湖泊河渠之水,亦指百姓的脂膏、血汗,脂膏“已竭”既是说无水可汲,也是说百姓已被统治者敲榨、吮吸竭尽。无水而不停汲,无财而仍遭盘剥,百姓剩下的只能是无尽的哀怨、痛苦。两句不仅写出自然灾害的严重,也揭示出统治者不恤民生,搜括诛求之残酷。三四句是诗人向上天的责问,是什么人用绳索挽住了云雷,使它不能走行万里,普降甘霖,解救无数的危难百姓。而“经纶”一词常用以比喻筹划国事,因此此句实有控诉、指责国家统治者的用意。这使作品有极强的战斗性。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06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2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2

相关推荐

  • 贺铸《望湘人·厌莺声到枕》

    贺铸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 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认罗袜…

    2023年5月9日
    226
  • 李白《夜下征虏亭》阅读答案及赏析

    夜下征虏亭 李白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注: 征虏亭:东晋时征虏将军谢石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郊。 绣颊(jiá):涂过丹脂的女子…

    2023年4月12日
    254
  • “赵憬,字退翁,渭州陇西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赵憬,字退翁,渭州陇西人。憬志行峻洁,不自炫贾。宝应中,方营泰、建二陵,用度广,又吐蕃盗边,天下荐饥,憬褐衣上疏,请杀礼从俭,士林叹美。试江夏尉,佐诸使府,进太子舍人。母丧免,有芝…

    2022年12月29日
    249
  • 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译文及注释   《唐雎不辱使命》是九年级语文教材里的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2023年1月6日
    288
  • “种皓字景伯,洛阳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种皓字景伯,洛阳人。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汉)顺帝末,为侍御史。帝擢皓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

    2022年12月30日
    243
  • 卧薪尝胆文言文及翻译

    卧薪尝胆文言文及翻译   导语: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三年以后,夫差带…

    2023年1月5日
    5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