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彦通叔祖约游云山寺》《桂源铺》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1.诗中最能体现“万山”对溪水态度的一个词语是: (2分)
2.诗中的溪水具有怎样的精神?(2分)
参考答案:
1、不许
2、溪水具有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

彦通叔祖约游云山寺(其二)
杨万里
竹深草长绿冥冥,有路如无又断行。 
风亦恐吾愁寺远, 殷勤隔雨送钟声。

两首对比
⑴这两首诗用到的相同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4分)
⑵宋诗讲求“理趣”,请结合第二首诗谈谈其中的“理趣”。(4分)  
参考答案:
(1)两首诗相同的修辞手法是拟人(2分)。第一首诗歌的三、四句用“恐”、“殷勤”、“送”这几个词,赋予了风以人的感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对行人的抚慰,表现了作者由发愁到欣慰的情绪转变。第二首诗歌的一、二句用“不许”、“拦”两个词,赋予万山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万山对溪水的阻碍。(2分)
(2)诗歌通过写溪水受到山的阻碍,但最终奔泻到前村的事实,蕴含了①人生道路上难免会有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坚持向前,总迟早会找到出路,达到成功的彼岸和②时代潮流总会滚滚向前,一切阻碍潮流的事物只是制造骚乱困扰,并不能阻挡潮流的前进的道理。(评分标准:诗歌内容1分,上述两种“理趣”任意写出一种即给3分,若有写其它“理趣”的,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桂诗赏析
  此诗宜整首合看,说群岭万山中有一条溪,万山阻着溪水不许往前奔,拦得那溪水在山间日夜暄闹不停;然而,水流到底是拦不住的,在山间不休地穿梭喧闹着,待让它终于来到前头的山脚尽处时,喧哗的溪声已全变作堂堂盛大的溪水,愉悦通畅地流出前村来了。
  原诗是说小溪的无法阻断,只要有一溪在,就宜让出一条路使它走出前村来。今人每爱用此诗来比喻时代潮流的挡不住,一切违反潮流的行径措施不但没有用,而且是制造骚乱困扰而已。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08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5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5

相关推荐

  • 陆深《念奴娇·秋日怀乡,用东坡韵》阅读答案

    念奴娇·秋日怀乡,用东坡韵 陆深 大江②东去,是吾家、一段画奁中物。襟带五湖吞百渎,说甚黄州赤壁。两岸芦汀,一湾柳浪,海涌桥头雪。沧浪声里.渔翁也是豪杰。 …

    2023年4月11日
    200
  • 中学生文言文自荐上武大

    中学生文言文自荐上武大   央广网北京8月14日消息(记者吴喆华)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古人风雅,常常将诗作为自荐信。一些文人墨客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时常会向达官贵人呈献自己…

    2022年11月20日
    253
  • 李白《劳劳亭》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二) 李商隐 暂凭尊酒道无谬①,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注…

    2023年3月12日
    243
  • 初中文言文《两小儿辩日》鉴赏

    初中文言文《两小儿辩日》鉴赏   《两小儿辩日》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2023年1月5日
    274
  •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重点概括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重点概括   《赤壁赋》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

    2023年1月11日
    205
  • 高中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2022年12月6日
    2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