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珣《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定风波  
五代 李珣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识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注]
1、烟霞:云气,多泛指山林、山水,这里指归隐之所。唐·李群玉《送人隐居》诗:“平生自有烟霞志。久欲抛身狎隐沦。”
2、隐沦:隐姓埋名。沦之意为“没”。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诗:“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3、“功成”句:用越王勾践灭吴后,大夫范蠡功成身退、隐迹五湖的故事。五湖:太湖。
4、一叶:形容船小如树叶。
5、鸥作侣:与鸥为伴,这里指栖身世外、忘怀得失的隐居生活。《列子·黄帝》载,有人爱好鸥鸟,不存机心,鸥鸟亦乐于亲近。
6、深处:深居简出。
7、经年:年复一年。
8、市朝:偏义复词,指朝堂。市,交易买卖的场所。朝,官府治事的处所。后以市朝多指争名夺利的场所。
9、希夷:无声为希、无色为夷,犹言虚寂玄妙。《老子》:“视之不见名目夷,昕之不闻名日希。”河上公注:“无色日夷,无声日希。”萧统《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镄仰。”柳宗元《愚溪诗序》:“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10、微妙旨:精微玄妙的义旨。
11、潜喜:心中暗喜,发自衷心的喜悦。
12、荷衣蕙带:荷叶制成的衣服,香革制成的带子。代称隐士衣服。屈原《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
13、绝:摆脱,不沾染。
14、纤尘:微尘,这里指俗世。

阅读训练
1.第一段中写景只提到了“云水”,请分析这两种景物在词中的作用。(6分)
2.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
参考答案:
1. ①云舒卷自如,漂浮自由;水随势奔流,不受约束,它们让诗人感受到彻底的自由。(3分)②云霞的绚丽、水的清澈浩渺可以展现大自然的美好,让诗人感到愉快。(3分)(意思对即可)
2.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水,忘怀世俗名利,厌倦官场,做一个超凡脱俗的隐士的情怀。(3分)这首词开篇就点明“志在烟霞”,中间透露不见市中求利和朝中求官的人,结尾以 “荷衣蕙带”的装束表现高洁的品格。(2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
多么仰慕当年的范蠡,他的志向本就在青山绿水、烟雾云霞之中,吴亡越兴,功成名就时隐姓埋名,寄身于太湖的烟波浩渺之中。纵情山水,寄兴风月。云水中驾一叶扁舟,把酒吟诵,其乐融融。此时此刻,才知道自由的可贵,身心两忘是多么的难得。
与繁花似锦的小岛为邻,和自由飞翔的鸥鸟做伴,多年不见那追逐利禄的豪商巨宦,早已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怎不暗自庆选择了这飘飘欲仙的隐居生活。[10]

作者
李珣(855—930),字德润,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人。因祖先为波斯人,故其友尹鹗戏称其为“李波斯”。曾以秀才预宾贡。有诗名,尤工词,为“花间派’’重要词人之一。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多感慨之音。词的成就更为突出,风格清新俊雅,素朴中见明丽。著有《琼瑶集》,已佚。《花间集》录其词37首,《唐五代词》则辑得54首。

创作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同光三年(925)前蜀被灭亡后,诗人身上发生了由魏阙向江湖的转变。既隐逸,就自然以道家避世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于是写下此词直抒胸臆地把归隐思想和盘端出,以表示自己“志烟霞”“慕隐沦”的志趣。

赏析
李珣也曾写过一些隐逸之词,如《渔父》、《渔歌子》等。这首《定风波》是借范蠡事以明己志。范蠡亡吴霸越之后,功成身退,乘一叶扁舟泛游于五湖之上,啸傲风月于山水之间,过着隐逸生活。作者对他深怀仰慕之情,认为其人高洁无上。词的开头即点明他志在烟霞,仰慕隐沦,赞颂范蠡,也是表达自己的心愿。次句是说范蠡功成身退,泛游五湖,饱赏湖上春光。接句续写退隐之乐,一叶扁舟,徜徉湖上,舟中饮酒吟诗,其乐融融。“云水”二字概括了大自然的无限美好,令人陶醉。这时便深切地意识到无官一身轻的愉悦。这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
下片继续写隐逸之乐。与“花岛”为邻,鸥鸟为伴,隐居于奇山异水的幽深之处,生活是何等的安闲恬适。在这里长年看不见追名逐利的流俗之辈。可以说这里已经进入了老子所说的“希夷”的微妙境界了。果真能得到老子所说的微妙之道,心中怎能不暗暗自喜。结句“荷衣蕙带绝纤尘”,又用神的服饰,比喻隐者的高洁和一尘不染,大有飘飘欲仙的况味。
全词表现仰慕隐沦,申明作者抱有与范蠡同带的烟霞之志。范蠡归隐是在功成之后,见越王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之同安乐,便毅然退隐。而李珣“以秀才豫受宾贡,事蜀主衍”,未能立功,即遭亡国之痛。两人同是退隐,却心境不一。此词纯用白描,直抒胸臆,与作者所写的风土词不一样,在“花间”词里也属罕见。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08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5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5

相关推荐

  • 劝学荀子文言文

    劝学荀子文言文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现在小编为你分享文言文劝学荀子,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劝学荀子文言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023年1月4日
    255
  • 浪漫唯美的诗词

    浪漫唯美的诗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浪漫唯美的诗词有哪些? …

    2023年4月20日
    204
  • 姜夔《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

    姜夔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

    2023年5月9日
    248
  • 柳宗元《江雪》原文、注释和鉴赏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飞绝:飞尽,不飞。 (2)万径:无数条路。人踪灭:不见人的足迹。 (3)蓑笠翁:披…

    2023年5月7日
    279
  • 【越调】斗鹌鹑(地冷天寒)

             苏彦文       &…

    2023年5月6日
    283
  • 《九方皋相马》文言文练习题

    《九方皋相马》文言文练习题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②。天下之马者③,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弥辙④。臣之子皆…

    2023年1月10日
    3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