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阅读答案及赏析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   
卢汝弼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1.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称这首诗“语意新奇,韵格超绝”,结合诗歌的第一、第二句,找  出生动传神的两个字,并作分析。(5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题虽名为“怨”,却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用字生动的是“透”、“更”。①“透”,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穿透刀瘢。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其艰险痛苦情形已不言而喻;该字写出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所以该字又不单写风雪本身,而是说风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②“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并且化用了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极言边塞的的苦寒。(每字1分,分析3分。)
2.①“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言同时,无先后;“齐”,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同仇敌忾的豪情。②诗歌前两句对北地的严寒的描写,也正为下文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蓄势。所以这是一首高扬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每点3分,其它答案酌情给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边庭夜警、卫戍将士奋起守土保国的小诗。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地征战的作品,
“朔风吹雪透刀瘢”,北地严寒,风雪凛冽,这是许多边塞诗都曾写过的,所谓“九月天山风似刀”(岑参),所谓“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再夸张些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但总还没有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用穿透刀瘢这样的形容使人来得印象深刻。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如王昌龄所写:“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其艰险痛苦情形栩栩如生;而这首小诗却写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又不是单就风雪本身来描写,而是说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次句“饮马长城窟更寒”,是由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化来,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这两句对北地的严寒做了极至的形容,为下文蓄势。
“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结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犹言同时,无先后;“齐”,犹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英雄气概。全诗格调急促高昂,写艰苦,是为了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题名为“怨”,而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这是一首歌唱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09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7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7

相关推荐

  • 曹刿论战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

    2022年12月6日
    256
  • 【双调】庆东原(诗情放)

             张可久       &…

    2023年5月6日
    211
  • 《常羊学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常羊学射     【原文】     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

    2022年12月30日
    318
  • 芮伯献马贾祸 译文注释翻译及阅读答案

    芮伯献马贾祸 出处选自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 原文 周厉王使芮(ruì)伯帅①师伐戎②,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

    2022年12月17日
    407
  • 白居易《轻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轻肥 白居易 意气骄满路, 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 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 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 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 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 脍切天池鳞.…

    2023年3月12日
    312
  • 文言文被动句解析

    文言文被动句解析   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文言文中的句式也是变幻多端,正确把握文言文句式,对于提高我们的文言文翻译速度非常有帮助…

    2023年1月8日
    2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