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闰章《漆树叹》阅读答案及赏析

漆树叹
【清】施闰章
斫取凝脂似泪珠,青柯才好叶先枯。
一生膏血供人尽,涓滴还留自润无?
注:①斫(zhuo):砍,斩。②柯:树枝。陶潜《读山海经》:“洪柯百万寻,森散覆旸谷”。

⑴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⑵本诗塑造的漆树形象是一个具有怎样特点的形象?诗人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⑴首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诗人把漆树被斫取的“凝脂”比作“泪珠”,表达诗人对日复一日、久遭砍斫、榨取而遍体鳞伤的漆树悲惨命运的同情。
⑵本诗塑造的漆树形象特点是:饱受凌辱、任人践踏、痛苦挣扎。诗人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以漆树形象作为含辛茹苦、灾难深重的黎民百姓的命运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对农民悲惨命运的怜悯、关注和哀叹。

作者
施闰章(1618~1683) 字尚白,一字纪云,号愚山,晚号矩斋,又号蠖斋。清初宣城(今属安徽)人。父母早逝,养于祖母,事叔父如父,从同里名士沈寿民游,博览群籍,善诗赋及古文辞。

[赏析] 
这首诗藉物兴怀,表达了诗人对横征暴敛、搜刮无度的统治阶级的谴责及对劳而不获、生计断绝的劳苦农民的同情。全诗明写漆树,实则句句写人。
首句写漆树的主人及其帮手用砍刀在树身上砍出一道道裂口,从裂痕中流出白若凝脂的漆汁以作制漆原料,这本是正常的工序,但诗人为什么又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淌出的漆汁比作“泪珠”呢?原来,漆树刚长出青绿的树枝,还未到成熟收获的季节就横遭砍斫,以致树叶得不到营养液汁而提前枯萎,难怪它会落泪了。这漆树不正是封建时代贫苦农民的化身吗?他们终年在大地上辛勤耕耘,为人们提供衣食之源,却遭到封建国家、豪绅恶霸敲骨吸髓的剥削,竟至出现“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的怪现象,有多少横遭残害、生计断绝的农民啼饥号寒,挣扎在死亡线上啊!
末两句诗中,诗人又代漆树,实则是代广大农民发出了不平之鸣:漆树将它一生的膏血——即作为它生命的精华的漆汁全都贡献给了人类,人们是否也应该让它留一道涓涓细流滋润自身,维持其生命呢?正像那些农民一样,他们劳碌终身,流尽血汗养育了人们,那些大人先生们是否也应该让他们获得一份劳动果实以维持生计,而不应将民脂民膏搜刮尽净呢?张炎认为,咏物诗“体稍认真,则格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这首诗取譬明切,语多双关,将漆树与农民的形象融合为一,融情于物,寄慨遥深,因而咏物而不粘,寄情而不滞,不即不离,不格不晦,是一首寓意显豁、撼人心魄的佳作。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09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8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8

相关推荐

  • 刘平传文言文阅读

    刘平传文言文阅读   刘平传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时为郡吏,政教①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字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

    2022年12月3日
    268
  • 《失亲得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失亲得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①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②感伤故泣耳。"师恻然③…

    2022年12月17日
    380
  • “汉大昌文献公刘殷卒”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汉大昌文献公刘殷卒。殷为相,不犯颜忤旨,然因事进规,补益甚多。汉主聪每与群臣议政事,殷无所是非;群臣出,殷独留,为聪敷畅条理,商榷事宜,聪未尝不从之。殷常戒子孙曰:“事…

    2023年1月2日
    225
  • 文言文口技的文本分析

    文言文口技的文本分析   本文是以记叙的方式写的文言文,但中间对口技表演采用了较多的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因此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口技》资料:内容分析。 …

    2022年12月4日
    234
  • “朱光庭,字公掞,十岁能属文”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朱光庭,字公掞,十岁能属文。辞父荫擢第,调万年主簿。数摄邑,人以“明镜”称。历四县令。曾孝宽以才荐,神宗召见,问欲再举安南之师。光庭对日:“愿陛…

    2023年1月1日
    252
  • 钱起《梨花》原文、注释和鉴赏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 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赏析心得】 这是一首梨花赞。先是突出梨花的与众不同:艳静、香寒。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rdq…

    2023年5月7日
    20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