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节《山居杂颂》阅读答案附赏析

山居杂颂
饶节①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②明。
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注]①饶节(1065~1120年),字德操,一字次守。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中年出家,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陆游谓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②衮衮,旋转翻滚的样子。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5分)
2、这首诗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诗人独立溪边倾听流水的声音,沉迷于美好的山野之中,不知不觉日光已照到了小溪中央。(3分)②表达出诗人热爱山居生活、超然自得的感情。(2分)
2、 ①动静结合。静态的独木桥与动态的流水、滚动的波光相映。
    ②以动衬静。潺潺的流水声、牛犊的低鸣更显出山野的宁静。
    ③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溪流、木桥等出自视觉,水声、牛鸣来自听觉。
    ④合理安排空间顺序。从小溪到木桥,再到对岸,由近及远。

赏析: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饶节善诗,尤工佛诗,在江西诗派三僧(饶节、祖可、善权)中成就最高。在为僧以后,常以诗抒写自己的闲适生活:“闲携经卷倚松立,试问客从何处来?”也有咏物、写景、题画、赠友之作。作品朴实淳真,华而不绮,琅琅上口,艺术上较纯熟,诗中多禅语。
    “山居”,固然就是居住于山水之间;“颂”,那么必然是对这大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写溪水流动的声音和太阳倒映在溪水中央的明亮,小舟独自横在水中无人渡水,溪对面的黄牛犊转过头鸣叫,展现一幅恬静优美的自然画卷,表达诗人悠然自得恬淡闲适的心情。
    此诗特点是绘形绘色(声色结合)和白描。声音方面描写了溪水流动和牛犊鸣叫,景色方面描写了阳光和独木,生动形象,使读者身临其境。用语平易却含蓄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①动静结合:静态的独木桥与动态的流水、滚动的波光相映。
    ②以动衬静,潺潺的流水声、牛犊的低鸣更显出山野的宁静。
    ③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溪流、木桥、无人出自视觉,水声、牛鸣来自听觉。
    ④合理安排空间顺序。从小溪到木桥,再到对岸,由近及远。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202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23:13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23:13

相关推荐

  • 《浣溪沙 剪碎香罗浥泪痕》阅读答案及赏析

    浣溪沙 无名氏 剪碎香罗浥①泪痕,鹧鸪声断不堪闻,马嘶人去近黄昏。 整整斜斜杨柳陌,疏疏密密杏花村,一番风月更消魂。 [注]香罗,即香罗帕,男女定情时馈赠的信物;浥,沾湿。 1.…

    2023年4月9日
    263
  • 七年级下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七年级下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七年级下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一、《伤仲永》   1.出处: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2.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

    2023年1月12日
    206
  • 刘轲《庐山黄石岩禅院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庐山黄石岩禅院记 (唐)刘轲 古老有言曰:太极之气,积而为山岳,泄而为川渎。然则匡阜①之气,其大矣乎。 庚辰岁,山客刘轲,采拾怪异,自麓至顶,却下半里余,次于黄石岩。岩中有栖禅子②…

    2022年12月31日
    291
  • 中考文言文学习要分三步走

    中考文言文学习要分三步走   正在落实过程中的上海市新《课程标准》适度强化了初中阶段文言诗文的学习,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形…

    2022年11月19日
    238
  • 2017年高考古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古诗歌鉴赏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

    2023年4月12日
    219
  • 文言文阅读课后练习

    文言文阅读课后练习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

    2023年1月9日
    2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