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赠卫八处士》阅读答案附赏析

赠卫八处士
(唐)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②。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我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回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③。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④。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注释] ①诗写杜甫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的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切。然而暂聚忽别,更觉得世事事渺茫,无限感慨。②参与商:星座名,参星在西而商星在东,此出则彼没,故不相见。③间:掺合。④故意:故交的情意。
[思考与练习]
⑴解释词语:焉:        载:      怡然:     执:    乃:      罗:      累:      觞:     
⑵诗歌的开头写老朋友相遇亦喜亦悲,喜的是:        ;悲的是         (前后都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⑶诗歌从第九句的“焉知”写起,到“             ”结,详细地描写了作者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和家人的            。
参考答案:
(1)哪里  年  高兴地  吩咐  还  张罗,摆设  连续,接连不断  盛满酒的酒杯 
(2)共此灯烛光  人生不相见 
(3)感子故意长  热情款待

赏析:
《赠卫八处士》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之后。诗写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然而暂聚忽别,却又觉得世事渺茫,无限感慨。诗的开头四句,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从生离说到死别,透露了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从“焉知”到“意长”十四句,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最后两句写重会又别之伤悲,低徊婉转,耐人寻味。全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

乾元二年(759年)三月,诗人在探望洛阳旧居陆浑庄后,启程回华州。途经奉先时,探望了隐居在此的少年好友卫八处士。相会后不久,诗人写下这首寄情之作,赠予卫八处士。本诗抒写了诗人由人生的离多聚少和沧桑世事而引发的感慨。
两人相见时,正值安史之乱。诗的开篇四句隐藏着诗人对这个战乱时代的感受,抒发了诗人的感叹。这四句从分离说到相聚,借“参与商”写出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后悲喜交加的复杂心情。再次相见,两个人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容貌,正所谓“容颜易老”。所以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先从容貌变化说起,继而发出感叹:青春壮年能有几时?如今我们都已白发苍苍。之后,诗人进一步了解其他故人的情况,方知多半早已去世。诗人不免悲从中来,自然又添许多慨叹。
从“焉知二十载”到“感子故意长”,是对两人再聚,友人及家人对诗人热情招待的描写。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再加上又是久别重逢,所以才有了主客之间频频举杯、开怀畅饮的画面。即使这样,诗人依然是“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是总结前文,写出了诗人对往日与今朝的体会。最后两句写明日的分离,委婉地表达了再次别离给诗人带来的沉郁、忧伤之情。这两句既是对前文“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一种回应,同时又使全诗感情达到了高潮。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20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23:13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23:13

相关推荐

  • “宋汝为,字师禹,丰县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宋汝为,字师禹,丰县人。靖康元年,金人犯京师,阖门遇害,汝为思报国家及父兄之仇。建炎三年,金人再至,谒部使者陈边事,遣对行在①。高宗嘉纳,特补修武郎,奉国书副京东运判杜时亮使金。 …

    2023年1月1日
    276
  • 《幼时记趣》文言文翻译

    《幼时记趣》文言文翻译   《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小说。记叙了作者夫妇的家居生活和自己的坎坷经历,文字朴素自…

    2023年1月5日
    297
  • 宿新市徐公店文言文解析

    宿新市徐公店文言文解析   《宿新市徐公店》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前言】   …

    2022年12月4日
    299
  • 高二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的文字及句式

    高二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的文字及句式   【通假字】   1、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女:通汝,你。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3、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

    2023年1月12日
    283
  • 文言文阅读理解《孟母三迁》

    文言文阅读理解《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   孟子名叫孟轲(kē),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亚圣”的称号。   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孟子的教育,可费…

    2022年11月28日
    284
  • 中考语文文言文默写诗句

    中考语文文言文默写诗句   一.名句默写   (1)落红不是无情物, 。(2)采菊东篱下, 。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感时花溅泪, 。   (5) ,长河落日圆。 (…

    2022年12月4日
    2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